iphone怎么翻墙上推特
“青春,是一支不老的歌;青春,是一团不灭的火”5月4日青年节,优美的歌声在北京世纪剧院内响起,随着全剧高潮的来临,观众们的喝彩和掌声一次次地爆发。
这是由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合创制的歌剧《青春之歌》的一次精彩演出,是当代文学名著《青春之歌》第一次被搬上歌剧舞台。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以成功塑造“江姐”形象而闻名的金曼出演女一号林道静,并担任该剧的艺术总监。有世界声誉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因在《图兰朵》中扮演卡拉夫而声名大噪的迟立明在剧中分别饰演卢嘉川和余永泽。
“5月4日世纪剧院的演出是以音乐会歌剧的形式呈现的,形式比较单纯,你们没看到5月1日我们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的首演,那次演出的剧情、灯光、布景、道具是完整的,对观众的听觉、视觉更有冲击力。”由于世纪剧院的演出条件所限,对艺术精益求精的金曼院长,略有一丝遗憾。
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学生的带领下,北京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云集天安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等口号,要求惩办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3名卖国贼。当天,学生们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就此展开。
自从将民主与科学两位先生引入中国,启蒙民智、酝酿五四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北京大学的命运就一直与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又逢共和国建立6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年份里,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当然会将与北大有关的题材作为首选。”金曼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歌剧艺术来传承和歌颂北大的优良传统”。
在金曼看来,北大永远青春。青春是人生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选择将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走什么路、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价值取向,都是在这个阶段确定的。如何选择,歌剧中的林道静给了今天的青年人一个启示。
在喧嚣的当下,年轻人的青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在享受精彩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困惑。歌剧这种高雅艺术,如何在充斥着通俗、狂欢的大众文化产品的挑战面前,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要有高水准的作品;总会有一些人追求高雅,向往更高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要让一部歌剧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金曼说。
在她看来,《青春之歌》的上演,或许不能把所有的年轻人都聚集到歌剧艺术面前,但作为歌剧艺术工作者、教育者,金曼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创造出最好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年轻人。
“当年轻人走进剧场,欣赏我们的作品时,要能使他们的心灵之门由此打开一丝缝隙,射进一缕温暖的阳光,吹入一阵和煦的微风,有一瞬间的感动,并因此引发自己的思考,这就够了。”金曼说,“我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年轻人的心中播下一粒真善美的种子。这关乎他们的人生,也关乎艺术的社会作用。”
在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中,金曼能接触到不少北大和其他高校的学生,在她看来,歌剧这样的艺术,大学生是天然的、容易喜爱上的受众群体。
当一个国家或某一个个人在物质生活上走向富裕之后,就会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此外,年轻人在他的青春时期,正处于一种奋进、向上的状态,不会拒绝任何对他们有益的的东西,大学生对美好、高雅事物的追求是不可遏制的,他们和歌剧、和高雅艺术没有天然的鸿沟。
“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它能在话剧、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形式无法单独表达某些情感时显现出优势iphone怎么翻墙上推特。比如在歌剧《青春之歌》中,卢嘉川在临刑前的咏叹调中唱到:我深深的爱上了你!接连4次重复,不同的音阶层层递进,充沛的情感灌注其中,能感天动地。只有歌剧艺术,才能这样充分、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类的情感。歌剧将各类艺术形式完美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极致的艺术。”金曼说。
据金曼介绍,歌剧的主创人员包括作曲家、编剧、指挥、演员及舞台美术等等,他们的水平要达到相当高的层次才能创作出好的歌剧。对一个作曲家来说,创作歌剧是毕生的追求,是他的最高阶段和目标,不能写歌剧,作曲家会引为终生遗憾。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他们并非不喜欢歌剧,而是没有人给他们提供欣赏歌剧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他们能坐到剧院里听上一部优秀歌剧,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上这种艺术。”金曼说。
北京大学建立的歌剧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歌剧专业高等教学研究机构,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北大歌剧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一个专门的教研机构对歌剧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金曼说。
北大歌剧研究院将以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培养包括歌剧理论、创作、表演、导演和舞美在内的各类人才。
金曼以医学人才培养作为类比,在医学院里,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更注重在实践中学生获得临床经验,否则学生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歌剧人才培养与此相似,将教学和研究融入到歌剧创作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成才。
“此次上演的《青春之歌》,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主创人员都来自艺术院校,是学院派的。这是由于一方面我们要创造出最好的歌剧作品供大家欣赏;另一方面,我们的作品还要具有一种规格和范式,成为歌剧创作、教学和研究的对象,这后一方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也是有意识地去这样做。”金曼说。
她认为,歌剧是极致艺术的特点,决定了歌剧人才的培养将是必要的和困难的,各类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只能说具备了从事歌剧工作所必需有的一点儿基础,歌剧研究院的专业教育将帮助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专业的歌剧人才。
作为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歌剧创作者也需要有很高的综合素质,需要对音乐有深刻的领悟力;需要在导演、舞台美术、台词、表演、形体等方面具备高超的技巧;甚至要求主创人员在文学、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具有较深厚的修养。
“因此,若论培养歌剧人才的最佳人文环境,非北大莫属。”金曼说,“歌剧艺术选择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也选择了极致的歌剧艺术为学科,这是绝妙的匹配。这种相互选择将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加速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杰出人才和歌剧顶尖人才提供新途径。”
在北大歌剧研究院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中,有建立自己的歌剧院的打算。这个剧院将是教研和演出场所。在这里,歌剧经典作品和研究院原创作品将成为主演剧目。“就像澳大利亚有悉尼歌剧院,美国有大都会歌剧院,北大也将打造自己的艺术品牌,把它同北京和中国联系在一起。”金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