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怎样翻墙上谷歌
过去的半年,半导体市场上出现了多购并案。除了正传得风风火火的英特尔并购英飞凌手机芯片一案外,还发生了多起外资企业收购中国半导体厂商的消息。并购案多发,说明这个领域处于洗牌状态,不管是主动洗牌还是被动洗牌,都意味着,这个领域变数增多。
这是谷歌和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的根本原因所在。传闻中,英特尔在移动计算之路上的下一步,是收购在手机芯片领域有着不错表现的英飞凌科技手机芯片部门。这意味着,英特尔在移动计算之路上的决心是巨大的。但是英特尔过去,在移动领域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
在7月份公布的一份财报上可以看到,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的收入仅为4.13亿美元,不到公司总收入的4%。
同属移动领域的另一重要市场:智能手机芯片,英特尔的表现也不能令它自己满意。在这个市场上,英特尔需要面对ARM重压。这家与英特尔在PC领域的老对手AMD看上去有几分“相似”的公司,却是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上的“Intel”,是行业规则的制定者。英特尔在这里,只能苦随其后。而且,虽然在此领域多年苦心经营,但是英特尔的手机之道走得一波三折,迂回不已。英特尔甚至一度在4年前,将手机芯片以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Marvell科技公司,并表示将专注于电脑芯片业务。而收购英飞凌的传闻,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通过一些美国的投资商之口传过一次。
而这一次,瞄上英飞凌的有4家公司,除了英特尔外,还包括三星和博通,最近新增的一家买客,则是英飞凌近几年来的大客户苹果。
深圳从事电子元器件的IC现货商区先生告诉笔者,英飞凌前身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半导体部门,在中国市场上的投入很多,除了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公司外,还曾在苏州及西安投资建厂,“它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无线通信、汽车及工业电子以及计算机安全领域,除了英特尔这次传闻收购的手机芯片部门外,英飞凌还是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最大供应商。而在国内,英飞凌也在公共汽车IC卡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市场地位。”
区先生分析认为,出现4家公司收购英飞凌的传闻,与英飞凌连年亏损的经营情况有关,“虽然英飞凌的专业地位很高,但是因为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加上汽车行业连年需求走低,在它的几大块业务中,真正能够连续几年保持迅速增长和赢利的业务只有通讯这一块。而这一块业务在去年年中就已经卖给了别人。”虽然面临困境,但英飞凌依然在手机芯片领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从iPhone 2007年推出到现在,英飞凌一直是苹果Baseband芯片的独家供货商。作为苹果在手机基频芯片方面的唯一供货商,英飞凌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特尔在智能手机领域,一直在苦苦追赶谷歌和苹果这两家先发者,所以,这也是英特尔瞄上英飞凌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苹果岂能甘心让英特尔把自己的上游供货源抓在手中,它要从中插上一脚也是可以理解的。”
区先生表示,英飞凌除了是苹果的手机芯片独家供应商外,同时还是诺基亚的手机芯片供应商,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英飞凌颇有些手机芯片领域“胜负手”的意义,“不管是哪家企业能够顺利收购英飞凌的手机芯片部门,对于其未来在移动计算领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英飞凌这家公司目前依然对产业存在着重大的影响与价值,可能从市场运作上讲,它赢利能力不强,但从产业角度上讲,它不会完全亏本。”
如果说英飞凌被4家企业争购,充分体现了行业核心技术发展前端的魅力所在。那么,中国芯片厂商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出现“被购潮”,则带给我们另一些思索。
首先是7月中旬,通讯芯片供货商创锐讯宣布以72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中国上海宽带芯片业者普然通讯(Opulan);
最近的一笔是联发科(MTK)在8月初通过控股一家海外子公司的方式,以24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大陆TD-SCDMA芯片提供商苏州傲视通。
对于这3笔收购案,出现的领域和原因各有不同,普然通讯主要拥有被动光纤网络(PON)和宽带接取融合(MUX)核心技术;成芯半导体则是由于原控制方中芯集团的撤离,而将其生产工厂转手德州仪器;MTK通过收购傲视通的意义,则正如业内人士王艳辉所说的那样,弥补了在TD领域协议栈的不足,也使未来TD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对于联芯科技而言,MTK收购傲视通意味着二者的公开决裂,相信竞争将首先在MTK与联芯之间展开,一场对二者合作现有客户的争夺已经拉开帷幕。
有业内分析家老杳撰文指出,3笔收购案的共同特点是“价位抄底”,他表示,“本来规模偏小的大陆微电子产业面临外资大规模抄底的危险。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微电子是中国由制造强国向创造强国升级的基石,没有了自己的微电子产业,大陆将永远处于代工生产的尴尬境界。大陆微电子企业频频被外资并购,难免将内地政策的扶植曲化为外资的孵化器,为了加速大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大陆产业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艾瑞电子曾是英飞凌中国区的主要代理商之一,对于老杳的观点,其一位技术工程师表示赞同,更直接了当地说:“内地的IC企业被抄底,说穿了就是本来发展得还可以的核心技术流失了,这是和英飞凌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
区先生认为手机怎样翻墙上谷歌,国内的3笔收购案都不太容易看到技术内涵,这可能与中国的半导体事业发展尚不如国外有一定的关系,“而且也不能说完全是抄底收购,像德州仪器收购的成芯半导体,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条生产线并不能给成都市政府带来利润,所以才会被脱手转让。就我个人而言,我更看中的是普然通讯的出售,从其所在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可能性来看,其出售的价格的确是有点低。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注意,半导体产业与PC制造业不同,半导体意味着核心技术,千万不能轻易地转手给国外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