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站教程
招股书显示,株洲科能长期致力于Ⅲ-Ⅴ族化学元素材料提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主要从事4N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株洲科能高纯铟、高纯镓、精铟(4N5-5N)产品在2023年国内市占率分别为47%、22%、25%,均位列行业第一。
该公司主要产品供应已覆盖国内外主要化合物半导体、ITO靶材企业,公司已与住友电工、Freiberger、AXT、Wafer、5NPlus、Rasa等国际知名化合物半导体企业以及三安光电、苏州纳维、云南鑫耀、浙江康鹏、珠海鼎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国内主要化合物半导体生产及研究单位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高纯度铟、镓等稀散金属是化合物半导体、ITO、IGZO等靶材的主要基础材料,其品质对化合物半导体、靶材合成具有重大影响。
由于我国在高纯度稀散金属材料领域起步较晚,具备自主创新、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市场份额一度主要由Indium Corporation、Dowa、Rasa及5NPlus等知名境外厂商占据,但凭借我国系全球最大原生稀散金属产地优势以及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靶材等下游领域厂商的快速崛起,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生产装备、技术工艺升级及产品性能提升。
以株洲科能为例,该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品质管控、生产保障能力,能够较好地满足下游高端客户对产品纯度、一致性、批量交付及时性等严苛要求,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镓、铟、铋等高纯稀散金属领域领先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化合物半导体、ITO、IGZO靶材等供应链。
从2018年开始,部分国家采取技术封锁、贸易保护等手段,试图制约中国半导体等产业的发展,株洲科能积极响应关键材料国产替代和高端化发展战略,聚焦化合物半导体上游原材料研发,在巩固ITO靶材用稀散金属优势地位的同时,着力发展化合物半导体用高纯镓、高纯铟的研发、生产,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提供了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保障。
2021年,该公司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2年入选国家第三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公司高纯镓技术成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4年3月,公司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高纯铟)。
近年来,株洲科能先后实施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了诸多难题。2021年,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承担了工信部“**超高纯铟金属”项目;2022年,公司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之重点专项“6N级以上超高纯稀有稀散金属制备技术”。公司高纯镓、高纯铟制备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 年 5 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对公司技术成果——超高纯铟产业化制备成套技术及装备进行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对该项目技术成果的综合评价结论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度指标国际领先。公司“晶圆制备过程中镓和砷的绿色高效回收提纯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技术成果,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院士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离提纯后的纯度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
尽管技术领先,但株洲科能研发人员学历构成情况,引起了交易所的审核关注。首轮问询中,对于株洲科能研发人员的学历构成,上交所要求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从其回复数据看,该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为 40%、37.5%和37.5%,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占比分别为60%、58.33%和53.12%。该公司回复称,研发人员中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合计占比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的平均水平相当,不存在重大差异。
确实,相对于不少上市公司来说,株洲科能研发人员及其学历构成并不突出,但株洲科能为何能实现行业领先?
有业内专家表示,材料行业(特别是半导体材料所属的化工行业)属于科学和流程行业,技术更容易被黑箱化。所谓黑箱化,即这些企业的设备都是企业自身设计,让外部相关企业加工的翻墙站教程,控制这些设备运转的程序和参数是企业自己设定的,其他企业很难通过在市场上购买设备的方式去生产同样质量的产品。而且,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技能同样非常重要,大部分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和know how,无法被模仿,这是株洲科能20多年来一致专注于高纯稀散金属领域的优势所在。相对于基础科学的研发,作为应用领域的材料研发,更大程度上需要有学历并不突出、但有生产线操作经验的人员同步参与研发活动。
该公司依托与国际一流客户合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建立产品生产标准,开发工艺装备、形成自主检测能力,并以服务国际一流客户的技术装备和产品配套国内下游行业客户。公司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和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高纯材料领域的合作研发,基于公司铟、镓、锡等高纯产品开发的经验,充分运用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探索Ⅲ-Ⅴ族化学元素共性,已初步构建了投入低、产出高的多元素高纯金属材料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