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翻墙后中文搜索
当地时间9月28日,黎巴嫩真主党证实其领导人纳斯鲁拉在以军对首都贝鲁特南郊名为“新秩序”的大规模空袭中身亡。
此后,有不少身处黎巴嫩南部的华人向观察者网反映,他们的手机在使用谷歌地图(Google map)时出现了问题,定位错误地显示在约旦。导航服务中断之突然,以至于有出远门的华人在返程时迷路,万幸最终被好心的当地民众送回了住处。
查询谷歌地图帮助中心,观察者网发现,近几年,有不少来自中东地区的用户,在社区求助导航或定位错误的问题。在一名阿拉伯语用户的求助帖中,一名参加谷歌“产品专家计划”,并被认证为最高级别“钻石产品专家”的用户回答称,这一类问题大多由GPS干扰引起。这也是此类求助帖获得的普遍回答。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王世怡分析表示,在黎巴嫩的华人遭遇导航定位错误,可能正是遭到了GPS干扰。GPS干扰是一种通过各种干扰手段,对GPS信号进行干扰或破坏,使得GPS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定位精度下降的电子战手段。一般GPS干扰分为“欺骗式干扰”或者“阻塞式干扰”,考虑到黎巴嫩普遍存在信号不佳的问题,这意味着以色列的电子战机可能利用其大功率电子战仪器对黎巴嫩广域的GPS信号进行了阻塞式干扰。
他表示,以色列军方长期重视电子战,因此以军也十分重视卫星信号干扰。在以色列刺杀纳斯鲁拉的当天,以色列可能使用了GPS干扰手段,阻止纳斯鲁拉通过卫星信号收到预警信息。
过去一年来,在以色列的干扰下,黎巴嫩频繁接收到错误的GPS定位信息。这使得黎巴嫩包括出租、海运、航空客运在内的陆海空交通都被严重扰乱,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极大影响。
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对降落航班的干扰。错误的航空信息虚构了周边空情地情,让清空的空域出现虚假的飞机信息,甚至明明是机场的地方却被显示为一座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航空安全。
今年3月,黎巴嫩外交部曾为此向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电信联盟提出投诉,但也无果而终。而对于这类指控,以色列往往不会像爆炸案那样闪烁其辞,反而托词称干扰是为了“加强防御、消除威胁”。
据《以色列时报》早前报道,今年4月以军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发动空袭后,以色列中部出现了一个较为罕见情况——有当地居民报告称,包括谷歌地图在内的多个导航应用程序,以及其他使用GPS的系统,诸如物流运输系统等,都普遍受到干扰,出现了大面积的服务中断。
一些身处特拉维夫的司机发现他们的导航定位显示在黎巴嫩贝鲁特。报道称,这种情况之前一般出现在以色列北部和靠近加沙地带的区域,在以色列中部并不常见。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随后证实,以军在部分地区干扰了GPS信号,并声称此举是为了加强对导弹、无人机等制导武器攻击的防御。有分析称,以色列可能担忧伊朗实施的报复性袭击。
此后不久,伊朗就外交使馆遇袭向以色列发起军事反击。据卡塔尔媒体《新阿拉伯人报》(The New Arab)报道,在此期间,包括在约旦、埃及等多个中东国家的公民反映称,他们所使用的导航类应用都出现了定位问题,错误定位大多位于贝鲁特。许多人指控以色列发动了GPS干扰,故意破坏移动导航系统。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6月一篇关于“中东电子战”的报道中还指出,自去年10月7日加沙战争开始后,以色列加强了GPS干扰力度,在中东用于干扰卫星制导无人机和导弹的信号干扰器,甚至影响到了地中海国家塞浦路斯。
“以前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发生,现在我们‘去黎巴嫩’的次数,要比在塞浦路斯的次数多得多手机翻墙后中文搜索。”住在塞浦路斯南岸城市利马索尔的一名居民曾如此吐槽道。
《福布斯》当时援引安全专家的分析称,干扰GPS可以破坏导弹和无人机的导航系统,起到防御作用的同时也可以用于进攻性军事行动,但他们不认为以色列此举是为了将导弹“引导至”贝鲁特。
总部设在沙特的阿拉伯卫星电视台(Al-Arabiya)网站7月曾报道称,黎巴嫩通信部门高层一名消息人士指控称,以色列是黎巴嫩在全球定位系统受到干扰的“幕后黑手”,其目标是黎巴嫩真主党成员。
“这样的干扰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主要影响了黎巴嫩大部分地区的全球定位系统和谷歌地图应用程序,”这名消息人士当时表示,“以色列是干扰的幕后黑手,对不同地理区域之间数据的分析证明了这一点,但目前还没有技术手段来确定干扰源。”
报道称,以色列通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在GPS系统受干扰时保持通讯质量,特别是在以色列和真主党发生持续冲突的黎南部地区。该部门还要求两家电信运营商编写一份报告,深入讨论定位应用程序、GPS和谷歌地图受到的干扰,以及可以减少此类干扰的应对措施。
尽管尚无证据证明,在大范围的GPS干扰下,某些导航软件是否更易出问题,但黎巴嫩的消息人士仍对阿拉伯卫星电视台表示,黎方正在考虑用另一个导航系统取代谷歌地图,“因为这是一个美国的(导航),所以对它进行干扰很容易”。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王世怡指出,卫星信号干扰可以说是当今各国电子作战中的一种基础作战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冲突地区。《福布斯》网站去年3月份曾经报道称,俄军使用了包括干扰GPS信号在内的多种手段,导致美国援乌的“海马斯”火箭炮和“神剑”的炮弹失去精度以及被拦截的比例越来越高,有效性大幅下降。
必须强调的是,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关乎个人日常便利,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全球化和技术交织的今天,提升抗干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以及强化监测预警,以确保这一技术的可靠运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至关重要。
同时,近年来频繁的GPS干扰事件再次凸显了过度依赖他国卫星导航系统蕴含的巨大风险,坚持卫星导航系统自主研发,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
港媒《南华早报》本月初指出,在中国“银河号”货轮受困国际水域事件发生31年后,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走过了30年征程。
该系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如今,中国北斗系统正在服务全世界,昔日“银河号”GPS信号被美国干扰的事件难再重演。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