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浏览器直接翻墙版
・人生就像挤公共汽车,你上去的时候感觉很挤,但只要你愿意晃荡,挤来挤去总能够找到个不挤的地方。
百度的首页只有4K,简单得就如一张薄纸。但它每天却要响应上亿次的搜索请求。尽管有那么多人在用百度,但更多人开始打量百度却是在它惊艳上市之后。许多人有这样一个好奇:百度,靠什么赚钱?
百度在面试新员工时,这个问题也常被当做杀手锏:“大家都知道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是免费的,但你是否了解作为商业公司的百度是靠什么来盈利的?”如果对方可以答出“竞价排名”这四个字,那,这场面试已在无形中增加了印象分。目前,使用百度竞价排名经营的企业已达数百万家,曾有一家车行,在百度购买了竞价排名,花费还不到500块钱,就卖出了一辆价值2500万的宾利轿车,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网上推广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单。
究竟什么是竞价排名呢?使用过搜索引擎这种神奇玩意儿的朋友都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你想要的信息分布在数以亿计的各个网页里,每次当你输入一个关键词,百度就会帮你在不到0?01秒钟的时间里,将含有这个关键词的网页一个一个列出来。常常一列就是几十万、上百万个相关的网页。这个时候,把什么网页放在最靠前的几条,就很重要了。因为绝大部分的用户,是不太会看100条以后的网页的。
竞价排名,就是把这个结果的前几条拿出来,拍卖给那些想被别人更早更多留意到的网站。道理和央视把天气预报前面的时间拿来拍卖给广告客户一样。区别在于央视按时间收费,一个月多少钱,一年多少钱;而百度,按有多少人通过百度看到你的网页收费。当然,电视观众和使用搜索引擎的网友是不用出钱的,只用出注意力,看一眼广告就可以。
2001年9月22日,竞价排名正式推出,同时,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站,网民能够直接通过用搜索引擎。这个将来成就了百度80%收入的商业模式,最初的管理平台是由一个叫刘子正的实习生主持开发的。当时,这个后台系统被命名为Shifen,因为竞价排名刚推出时,每次点击的最低价格是十分钱。注意,是网友点了广告商的网站后,广告商向百度付十分钱,如果有人想比你更早一点被人看到,他可以每次出一毛一分钱。对于竞价排名的市场号召力,大家都估计不足,负责竞价排名的王湛清楚地记得,竞价排名推出之后第一天的收入是1块9毛多钱。这是因为,竞价排名,采用的是预付费,真正的收费是按点击来扣除,即使一个网站能排名第一,如果没有网民去点击,也并不收费。
史有才到百度后负责业务拓展,他发的第一个业务邮件,是给四川一个名为梦之旅的旅行社网站,它成了百度竞价排名的第一个客户,首付是100块。而现在,梦之旅已成了百度的VIP客户,一年有几十万的业务。但在当时,这100块钱,差不多用了半个月。在竞价排名刚推出的那些日子里,销售人员非常高兴,第一天收入1块9,第二天是3块多,第四天已到了10元以上,第五天是200块钱,钱虽不多,但增长率之高,令人咋舌。
Google在2000年8月悄悄地推出了中文版检索。2002年初,百度在市场调查中发现,Google在用户中的口碑以及它的市场份额都在快速增长着。一个搜索引擎的成败,在商业上取决于用户的流量有多少,没有用户流量,结果就是死亡。此间,已有悠游、搜索客、找到啦等类似的搜索引擎消失。从技术上来说,一个搜索引擎的成败取决于这个技术给用户的体验,这个体验渗透在速度、准确性、排序、刷新率以及对中文语言的支持等诸多因素中。百度现在要和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面对面了。
“闪电计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启动的:“9个月内,让百度引擎在技术上全面与Google抗衡,百度的日访问页面要比原来多10倍,日下载数据库内容比Google多30%,页面反应速度与内容更新频率全面超过Google……”与Google的一场技术战在2002年3月打响。
雷鸣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2000届硕士研究生,在加入百度前,他在学校里就参与了刘建国的“天网”的建设与维护。按照李彦宏的话说,雷鸣是个搜索引擎的天才。“闪电小组”战斗的场景没有刀光剑影,倒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他们买了一部遥控玩具汽车,把需要交换的磁盘和文档放在玩具车上,谁需要什么,就由车运过去,省了不少腿脚功夫。还有人买了滑板车,站在滑板上去财务室报账。
然而,9个月,要对抗从美国杀过来的Google,不是仅凭一路的欢歌与笑语就能完成的。参与“闪电计划”的很多人感到了疲劳,甚至开始觉得超越Google的目标有点可望不可及。有些工程的工作效率在降低,安排在某个时间完成的事情完成不了,在需要加班时,有人会表现出烦躁情绪。有人打听了一下,Google有800人的技术队伍,而“闪电计划”一共只有15人参与,这个消息让一些小组成员忧心忡忡,“我们打得过吧?”
李彦宏为此开了一次动员会,在这个动员会上,李彦宏的一句话让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闪电计划这个项目,你们今天会恨我,但是明天你们会爱上我。”
“闪电计划”在项目中后期就使百度有了质的提升。在项目中期,完成了目标任务的98%左右,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闪电计划”的结果是辉煌的,在百度,许多人删掉了Google的链接,理直气壮地用上了自己的百度。随之,市场部在当时的市场总监毕胜的率领下,白天拜见客户,晚上拜见媒体,开始推广“闪电计划”。百度很希望每一个中国网民知道,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而2003年6月份,由中国电脑教育报发起的“GoogleVSBaidu――两大搜索引擎对决搜索之巅”万人公测,把百度与Google摆到擂台上,展开了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
中国电脑教育网站征集了一万多名志愿者,志愿者登录之后,网站呈现出一个网页,左边和右边分别是百度和Google,都不显示Logo,颜色也调成一样的。当用户打开这个测评页面时,百度与Google出现在左边还是右边,由电脑随机决定。志愿者可以选择一组查询词,用两个搜索引擎分别进行查询,每个用户至少测3次,所以,万人公测,至少有3万人次的测试。
经过一周的评测,结果出来了,在10015名普通用户中,约有55%的人选择Baidu比Google好用,10%的人选择了两者差不多,认为Google比Baidu好的人,有35%。
2003年及2004年,百度民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而在2005年第一季度,百度、雅虎、Google分别以37.4%、32.2%及19.1%名列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使用量占有率前三位。
百度为什么要做搜索引擎?是因为用户有需求。当时,国内推出了一个名为“Sogua”的音乐搜索网站,吸引了很多人气。在各种场合,不断有人向百度的工程师发问,百度为什么不去帮大家搜歌?网民想在网上听歌,需要找歌,大家自然产生推出MP3搜索的想法。
已经成为技术总监的郭眈带着一个工程师,用了2个月就完成了第一个版本,尽管做得还比较简陋,但它的成长性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眼睁睁地看着用户访问量哗哗地增长,热得令人吃惊。MP3搜索根本不用做推广,网民通过口口相传,MP3搜索的品牌很快建立起来。很多客户正是从MP3频道知道了百度,然后逐渐了解到百度这个公司和搜索引擎。MP3频道对百度品牌传播的推动如此巨大,让许多人始料不及。
做,就一定要做用户需要的产品。沿着这个思路,百度搜索步入了产品多元化的进程,MP3、图片、新闻、贴吧等新产品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尤其要提到贴吧。
中国古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贴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贴吧的创意,也是很偶然的一个结果。在一个会议上,有人提出来说,百度每天有巨大的流量,在这些流量中,有很多用户搜索的关键词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百度是否可以把这些具有相同兴趣点的网友联系到一起?提供一个社区,大家在一块儿沟通,交流,联系。
这个源自一个瞬间的想法,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意。以前的社区是死的,BBS的主题都是管理员设定的,网民不能参与这个板块的创意,BBS的主题非常有限。搜索引擎做社区,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因为在百度简单的搜索框后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知识库,它能满足各种各样的人群的各种各样的搜索需求。而每一个吧,都是按关键词来定的,对同一个事物感兴趣的人,自然就会找过来。当一个关键词输入,而相关贴吧尚未建立,百度会提示你,你可以马上建立。把你感兴趣的事儿亮出来,呼朋引伴。
2004年,刀郎的歌声飘荡在大江南北,四川有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是刀郎忠实的FANS。刀郎去成都举办歌友演唱会的时候,她追到了现场,还给刀郎带去了礼物。老奶奶的热情让刀郎感动至极,特意请她到宾馆去见面聊天。这个故事,在百度贴吧的“刀郎吧”里传为美谈。老奶奶的网名就叫“老奶奶”。老奶奶泡在刀郎吧里,怡然自得,偶尔还会贴出她做的家常菜馋一下网友。
贴吧与BBS的另一个重大区别,是不需要维护人气。今天追超级女声的人,明天可能会去追大长今,当一个热点变淡了,维护人气的执著就是一种浪费,比如,“芙蓉姐姐”,像一阵狂风,刮的时候,处处风沙,但风止了,那个贴吧也就荒芜了,安静地挂在那里,像一页历史,或许若干年之后,会有考古学家们在这个网站里看到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无聊的。
在百度诸多的频道中,有一个很特别,它不叫百度,而叫另外一个名字。它的故事绝对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故事的一个传奇。
兴宁,是广东梅州地区的一个县级市。2004年夏末的一天,百度深圳分公司的刘计平坐火车到兴宁,他要见一个叫李兴平的年轻人。
李兴平只有24岁,仅仅上完了初中,但他的网址之家,在全球权威的Alexa网络监测中,却是全球流量极大的中文网站之一。然而,这个网站简陋得让IT精英们对它不屑一顾,它的页面只是堆满了网址链接,这个模式是Yahoo玩剩下的――为上网的网民导航:把据认为做得最好的网站,按新闻、游戏、交友、旅游等不同类别放置,让你不用键盘输入就能去你想去的网站,只用点一下鼠标。
精英们忽略了一点,随着上网方便性增强,互联网不再是城市的白领、大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不会拼音的老年人上网了,乡镇、农民上网了,互联网上潮水一样翻腾的信息,让很多人感到不知从何下手。一位科幻小说家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从网上寻找信息就像是一个饥渴的人想把头伸进尼亚加拉大瀑布去止渴一样。一个对网络不熟悉的网民,最需要的就是Hao123.com这样的导航网站。
Hao123.com的成功,在于天时。它的模式尽管很容易复制,但它的知名度与口碑却无法克隆。它是百度的搜索联盟成员之一,包括百度在内,许多知名的网站都为Hao123.com带来的流量付费,在经营利好时期,这个简陋的网站月收入100万以上。
刘计平此次来找李兴平,是要收购Hao123.com。李彦宏认为,互联网用户可分为两极: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导航站的使用者。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导航站的使用率、用户数还会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变到使用搜索引擎。收购Hao123.com,就是要把这两块最大的互联网人群都揽入自己的怀中。如果收购了Hao123.com,也将在以网站浏览为主要习惯的网民群体中获得绝对优势。
第二天早晨,刘计平在酒店等李兴平来喝早茶。那时,公司向李兴平表达过收购Hao123.com的建议,但他一直没有同意。刘计平的任务,就是来接触一下,看能否有说动李兴平的余地。
喝着早茶,刘计平直奔最核心的问题――Hao123.com的发展势头不错,但你一个人操作公司,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刘计平做过公司,谈了很多做生意的辛酸和体会。内向的李兴平深有同感,他不善于去处理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比如税务、工商,或是网站的线下宣传推广。随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风吹草动、是是非非都让他觉得头疼。他,还是像一个骨灰级的网虫,更适合线上的生活。
聊到这里,刘计平忽然有了说服李兴平的信心。百度出手收购是线.com发展壮大。而小作坊式的运作,将会限制Hao123.com的发展。他做了一个比喻:Hao123.com是一艘满载着金子的小船,你一个人慢慢地划,风和日丽当然好,但遇到恶劣的天气,一个浪打过来谷歌浏览器直接翻墙版,樯倾楫摧,很可能就什么都没了。李兴平被说动了,刘计平也报了一个大概的收购价格,李兴平没有反对,只说要找父母商量一下。
下午,李兴平再次来到酒店,他还了一个价,比刘计平当时开的那个价稍微高一点,也处于百度能够接受的范围。一切看似顺理成章,却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刘计平按照生意的惯例,谈到处理纳税的问题。李兴平在以往所有的生意往来中只接受税后款,他从不扯上这种麻烦。这个技术性的小问题,让李兴平感到很头疼,一时间,表示不想卖网站。刘计平立刻和李彦宏通了电话,决定由百度解决纳税这些琐事。据当时的媒体报道,百度为收购Hao123.com花费了5000万人民币,外加部分百度股权。
谁也没想到,李兴平这么快认同了百度对Hao123.com发展的建议。刘计平马上又打电话,徐勇把合同用E-mail传给刘计平。然而,怕麻烦的李兴平不善谈合同,这种细致的东西,还得他父亲出面。李兴平的父亲是一位退休教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帮着李兴平管理财务。谈合同,一条条地过,对于股票,也进行了仔细的讲解。一切,都比想像的顺利。
在这次投资巨大的收购中,刘计平的每一个建议,都会站在双方的角度来考虑,很多话,是站在李兴平的立场上摆事实讲道理,谈利害关系。使李兴平及其父母对刘计平很信任。一年多了,百度的手中发展势头良好,广告价值也在攀升。李兴平偶尔也会参加百度活动,只是每次都要拉上刘计平,否则心里不踏实。
百度上市那天,差不多半夜两点了,李兴平给刘计平打了一个电话。李兴平问:“高兴吧?”刘计平说:“高兴。你呢?”李兴平嘿嘿笑了,说:“这个东西怎么卖呀?”当时李兴平卖出,并不能想像出百度上市的辉煌,他也意识不到,百度收购Hao123.com,也正是上市前的一项重要准备。
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和外语专业规模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外语教师同时也是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