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墙也不能用谷歌
去年年底,网络写手“江湖夜雨”以一个控诉帖,开始了对安意如的讨伐,指责安的两本畅销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和《思无邪》涉嫌抄袭自己发表在网络上的同题文章。
自从“google”出现之后,一种新的书写方式随之出现。通过这种搜索引擎,使用者可以轻松地从数量庞大的互联网信息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材料。适当剪裁后,他们可以恰到好处地完成书写任务。
当然,类似的事情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也可以做到――图书馆为每个人提供了足够大的信息容量。但网络极大地简化了程序,降低了制作成本。借助网络,“google文”的写作者压缩了漫长的阅读时间,省略了抄写的痛苦,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家。这样的搜索引擎专家将各种资源贯通在一起,掰开了揉碎了,兑进自己的理解与表达,磨成糊糊饲养读者。
事实上,这种行为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读者与媒体对海量信息并无兴趣,他们需要有人替自己进行信息的筛选与梳理,“google文”的作者满足了这一要求。另一方面,无论是网络帖子,还是媒体急就章翻墙也不能用谷歌,对版权的要求都并不严格,当“google文”的作者进行“剪贴”与“复制”的活动时,也留下了陷阱与漏洞。(《新京报》1.18)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