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免费翻墙vnp下载
《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何传启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价:88.00元
人类从非洲走来,在亚洲创造了农业文明,在欧洲创造了工业文明,在美洲孕育知识文明。在人类文明的约5500年历程里,文明中心和文明前沿在迁移,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不同表现,文明变迁既有共性又有多样性。
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文明变化和国际竞争,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前沿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复合过程,是追赶、到达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前可以转换,国际地位转移有一定概率。
18世纪是工业革命发生的世纪,也是现代化启动的世纪。在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完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认为:“一国国民的供给,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劳动生产力,二是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
19世纪是工业革命扩展的世纪安卓免费翻墙vnp下载,也是现代化扩散的世纪。在19世纪,英国学者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德国思想家马克思认为:“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20世纪是知识革命发生的世纪,也是现代化转型的世纪。在20世纪,奥地利学者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用企业创新解释经济发展;美国学者提出经典现代化理论,阐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完成经典现代化。7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和生态革命席卷全球,现代化研究异彩纷呈,发达国家开始了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历史性转变。
在过去300年里,文明变化是革命性的。在国际体系中,一个突出变化是国际分化和国家分层。根据经济学家麦迪森的研究,1700年西欧国家与非洲国家按购买力评价(PPP)计算的人均GDP之比约为2.6,1820年约为2.9,1913年约为5.9,1998年达到13.1。19世纪以来国际分化加速,国家分化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包括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21世纪里,现代化继续,国际竞争会继续,国际分化会继续。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国际发达是一个客观现象,是国家现代化、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的结果。一般而言,国家水平与国家的创新价值成正比,与有效劳动和高效劳动成正比,与有效投资和优质资产成正比,与先进技术成正比,与人均资本和人均技能成正比等。
现代化科学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描述和解释现代化文明的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二是解释和提供国家发达的原理和方法。本书是现代化科学的首部系统专著,是《第二次现代化丛书》的最新成员。它包括现代化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现代化理论、分段现代化、分层现代化、领域现代化、部门现代化和现代化政策等。现代化科学不仅是一门新科学,更是一个新希望。
(本文为《现代化科学国家发达的科学原理》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