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翻墙版
这几年全球制造业的格局变化得真快,以前一提到电子产品,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中国制造,尤其是深圳那块儿,简直是电子天堂。
2023年三月份越南的进出口贸易额度总额高达584.9亿美元。这事儿一出,不少人开始担心,中国制造是不是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先说说印度抢苹果这事儿。苹果公司这些年一直在调整供应链,主要是为了避开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压力。
从2017年开始,苹果就把部分iPhone生产线试着挪到印度,那时候规模还小,主要靠富士康和纬创这些供应商在南部建厂。
结果呢,2024年印度iPhone出口额就破了100亿美元大关,比前一年翻了好几倍。进入2025年,上半年印度工厂生产的iPhone接近2390万台,同比增长53%,这数字听着就吓人。
出口方面,对美国的份额直接从2024年二季度的13%窜到2025年二季度的44%,而中国产的份额从61%掉到25%
苹果高管们估计,到2025年底,印度能占全球iPhone出货量的25%到30%,比2024年的18%又高了一截。
为什么印度这么猛?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低,平均工资比中国沿海地区便宜不少;另一方面,印度市场本身大,苹果还能就地销售,减少物流开销。
苹果已经在印度建了64家供应商,比2023年的14家多了好几倍,而中国供应商是157家,但增长慢了。
总的来说,这波转移让印度电子制造业尝到甜头,出口总值在2024-2025财年飙到241亿美元,智能手机占比最大。
再来看越南那边,电子出口的势头更猛。越南从2010年代初就开始吸引外资,三星、英特尔这些巨头早早在那儿落户。
2015年签的贸易协定给了税收优惠,地理位置又好,靠近东南亚市场。2018年中美贸易战一打响,很多电子生产线从中国迁过去。
结果,2019年越南电子出口就达到2907亿美元,直接超过深圳的出口规模。那时候深圳电子出口虽稳,但增速没跟上。快进到2024年,越南电子出口1265亿美元,占总出口的1/3,总出口额4030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额1028亿美元,电子增长26%。
为什么越南这么能抢单?政府扶持强,提供土地租赁优惠和税收减免,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30%以上。
加上疫情期间越南控制得好,工厂恢复快,没像有些地方停摆那么久。到2025年,越南对中国的进口也猛增,第一季度电脑电子部件进口125亿美元,增长37%。
这其实是双向的,中国企业也去越南投资,利用那儿的优势组装出口。苹果在越南的生产线家,主要做配件和部分组装。
越南的出口结构里,电子产品是主力,对美出口中智能手机和半导体占比大,2022年就380亿美元。总的看,越南这波崛起不是凭空来的,是抓住了供应链转移的窗口。
现在说说中国制造的处境,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以前中国是全球工厂,靠低成本和高效供应链称霸。但这些年,劳动力成本涨得飞起,从2010年代末开始,沿海工厂工资年年上调,2024年平均制造业工资比十年前翻倍。
加上劳动力短缺,年轻一代不愿进厂,招聘越来越难。2024年,中国制造业投资增长10%,但工业生产只涨6.1%,升级步伐跟不上。
供应链转移是另一个大头,苹果这种大客户带头挪窝,其他公司跟风。2025年,苹果计划把所有iPhone 17型号都放印度生产,减少对中国依赖。关税是推手,美国对华关税从2018年就开始加,到2025年可能更高,苹果为此把15%-20%产能移到印度和越南youtube 翻墙版。
中国制造业在服装、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和汽车这些领域还强势,但面临竞争。举例,太阳能光伏中国占全球80%,但其他国家在追。汽车出口2024年涨,但供应链风险大。
总的挑战是成本压力、市场需求多样化,还有地缘政治因素。企业面临库存积压,订单减少,部分工厂减产。
这事儿对中国制造真危险吗?说危险有点儿夸张,但确实敲响警钟。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还在,出口总量全球第一,2024年出口3.5万亿美元以上。
但短板明显,劳动力成本高了,低端制造优势弱化。市场需求变了,以前靠量大价廉,现在要高质量、多样化。升级慢是问题,技术和管理创新不足。
苹果转移后,中国供应商订单丢了部分,但也逼着他们转型。政府推制造业升级,投资研发,2024年工业投资近10%。企业开始多元化市场,不只盯欧美,转向东南亚和非洲。
产品质量提升是关键,很多公司加大测试,优化参数。合作也多,通过并购共享资源。长远看,这波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中国转向高附加值领域,像芯片、电动车这些。
印度和越南虽抢单,但规模比中国小,基础设施弱。印度供应商才64家,越南电子依赖进口部件,很多从中国来。中国还能通过投资海外,利用市场和技术保持领先。
总的来说,中国制造不会一下完蛋,但得警惕,及时调整。越南印度崛起是事实,但中国底子厚,创新快。希望中国能抓住机会,转危为机。总之,这事儿提醒大家,全球经济连着呢,一国动,全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