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免费的翻墙手机软件下载
1937年,12月,南京城已经沦陷,街上禽兽横行。一天凌晨4点,3名日本士兵爬进了一处院子,想要抓“花姑娘”。这个时候,一个肩膀上套着纳粹臂章的德国人突然从楼里冲出来,大声呵斥:“这里是德国领地!立刻给我翻回去!” 日本兵被他的气势和身份镇住了,居然真的灰溜溜地又翻墙出去了。
拉贝于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他早年丧父,只念到初中,就做了学徒。1908年,他被西门子公司派到中国,从此开始了与中国长达20年的不解之缘。
在中国期间,他建立了第一个电讯台,并在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工作,成了一名“中国通”。1931年,他定居在南京,同时有了一个今天看起来很敏感的新身份——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间惨剧拉开序幕。在6周内,超过30万中国军民惨遭屠戮!南京,这座六朝古都,被鲜血浸透、被绝望笼罩,成为了人间地狱。
当时,德国和日本是盟友。按理说,当南京沦陷的时候,拉贝完全可以拍拍屁股,坐上舒适的轮船,安全地离开这个人间地狱。他的朋友、家人也都劝他走。
但是,他没有走。不但没有走,还极力劝说了十几位外国人一起留下。他留下来图什么?是图名?图利?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不是。拉贝后来在日记里写道,他看着满街无助的百姓,特别是那些妇女和孩子惊恐绝望的眼神,内心深受煎熬。他反复问自己:“如果我走了,这些可怜的人们该如何是好?我不能独自偷生!”就是这句朴素的良心拷问,促使这位55岁的商人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尽己所能,保护无辜的平民。
要保护平民,光有决心可不够。在这里,拉贝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知自己德国人、特别是纳粹党员的身份,在日军面前是一道“护身符”,便联合了十几位有良知的外国人,紧急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被推选为主席。这个安全区,位于南京西北角,以美国大使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外国机构为核心,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就是这块弹丸之地,成了绝望中的南京人最后的希望。由此拉贝被誉为“洋菩萨”。
最令人动容的是,拉贝不仅负责整个安全区,他把自己位于小粉桥1号的住宅也变成了难民营!小小的院子里,挤进了600多号难民!大家想想,那是怎样一幅景象?屋里屋外,走廊、车库,甚至花园的葡萄架下,都挤满了瑟瑟发抖的男女老少。
在白天冒着枪林弹雨保护难民、与日军周旋的同时,在夜晚摇曳的烛光下,拉贝还有一项雷打不动的工作——写日记!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有2000多页啊!不是感想,不是评论,而是逐日、逐事、近乎冷酷的客观记录。这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滴血的历史!这份日记,不仅是控诉日军暴行的铁证,更记录了一个有良知的人在极端黑暗中的挣扎与坚守。
1938年初,拉贝带着日记回到德国,想要拯救更多的中国人。当他乘车离开时,数千名妇女跪在车前,哭喊着“拉贝先生不要走!”
但是,回到德国后,拉贝的处境并不好。他给希特勒写信,揭露日军的暴行,却受到纳粹的迫害,甚至一度被盖世太保逮捕。
不过,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南京市民曾自发募捐1亿元(旧币)接济他。1950年,他在柏林去世前,还收到南京寄来的食品包裹,深感欣慰。
拉贝去世后,每年的12月13日,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天,许多中国留学生都会自发来到他的目前,悼念这位被称为“南京好人”的德国人。
2020年春天,欧洲疫情吃紧。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急缺口罩和抗疫药品。托马斯·拉贝医生写信给中国,请求支援。网友们认出了拉贝这个姓氏,知道他是约翰·拉贝的孙子ios免费的翻墙手机软件下载,纷纷留言:“爷爷救了我们25万人,这个忙必须帮!”官方也没迟疑,很快就有三万只口罩、六百多瓶药品和两百套防护服,打包寄往德国。
约翰·拉贝,这位来自德国的“洋菩萨”,在至暗时刻点燃了人性的灯火,庇护了二十多万无辜的生命。他的日记,是刺破谎言、昭示真相的利剑。他所代表的“拉贝精神”——那份对生命的悲悯、对责任的担当、对真相的坚守、对和平的追求——穿越了战火硝烟,跨越了国界种族,成为照亮人类良知的永恒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