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谷歌邮箱翻墙
数据显示,在出现 AI Overview 的搜索页面中,用户点击传统搜索结果链接的比例仅为 8%,而没有 AI Overview 的页面点击率接近两倍,为 15%。更显著的是,在包含 AI 总结的页面中,点击该总结内引用链接的比例仅为 1%。这意味着魅族谷歌邮箱翻墙,即便 Google 将来源展示在 AI 结果下方,用户依然极少主动点击查看。
不仅如此,用户在看到 AI Overview 后更容易 就此打住 。报告指出,26% 的 AI Overview 页面访问最终以用户直接关闭页面或离开 Google 结束,而纯传统搜索结果页面这一比例为 16%。换言之,AI Overview 不仅在削弱对外部网站的点击,也在重塑用户在 Google 上的停留行为。
尽管 AI Overview 已覆盖大量用户,但并非每次搜索都会触发生成。总体来看,3 月期间仅约 18% 的搜索生成了 AI 总结。但其出现的概率与搜索方式高度相关:
搜索词越多越容易触发:10 词以上的搜索中有 53% 会生成 AI Overview,而仅 1~2 个词的搜索则只有 8%。
在细分网站类型上,.gov 政府网站在 AI Overview 中被引用的频率更高(6%,普通搜索中仅为 2%),而新闻网站在两者中均占 5%。从这个结构来看,Google 在 AI 总结中似乎更倾向于权威性、稳定性强的来源,而非实时性较高的内容。
AI Overview 的出现本意在于优化信息获取路径,但对于内容生产者,尤其是依赖搜索流量的网站而言,这种优化直接改变了用户行为:更少点击、更快离开——这无疑对外部流量形成了稀释甚至分流的效应。部分出版商已经将自身流量下滑归因于 AI Overview 的引入。
而对用户而言,这种 Google 直接给答案 的模式可能确实节省了寻找信息的时间。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获取 AI 总结后就此止步,既不点开,也不深挖—— AI 不仅在回答问题,也可能在悄然压缩用户的探索半径。
这或许正是当前 AI 搜索的真实写照:它摆在了眼前,却不一定真的被用上。或者说,它正在被用作 终点 而非 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