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没有可用的翻墙
被称为“互联网原居民”的这一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注定要经受网络的考验。网络的感官性、成瘾性很容易让自主性不强的青少年儿童“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帮助青少年越过网络的沟坎,显然是重大公共议题。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百度上搜索“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词条,就会弹出3,070,000个链接。人民日报也频繁讨论着“青少年沉迷网络后果如何”的话题,还有无数家长正在网络上搜索“青少年沉迷网络怎么办”。不解答好“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我们终将遭遇“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难题。
一个社会如何对待青少年,最能衡量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互联网时代,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但也要警惕它为青少年成长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正视“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是解决“青少年VS网络”难题的第一步。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6月份,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而今年九月公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中,近视、超重、吸烟,以及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网络成瘾等9项危害青少年健康的主要问题被纳入。这意味着,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网络问题,已不单单是个体之事,更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保护未成年人,就要在外部干预网络成瘾上达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合力。
网络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内容目不暇接,青少年成为最容易“被新内容模式挖坑”的群体。如今互联网娱乐内容生产,很多都定位在青少年身上。网络游戏且不说,这两年短视频成为信息行业的“爆点”,2017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快手、抖音、B站位居“90后”网民最爱三甲。从青少年身上最容易赚快钱,“算法推荐”“奖赏反馈”等成瘾机制,给青少年挖了一个个坑,“根本停不下来”。而其中,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儿童成了“重灾区”。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或疲于养家糊口,没有多少时间陪伴,有些借助手机“哄孩子”,从而造成“手游围村”的局面。他们聊起游戏时,不由眉飞色舞苹果手机没有可用的翻墙,谈起别的,则往往兴趣缺乏。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烦恼。这一代人一定要越过互联网诱惑埋下的沟坎。互联网时代出生长大的孩子,要经受住网络的考验。未来没有人能脱离网络生存发展,要把握好互联网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机遇,但网络是把双刃剑,这意味着,不可沉迷其中,否则就是受到精神鸦片的荼毒,误了当下也可能毁了一生。如今青少年网瘾的恶果已经显现,比如乡村学生厌学,青少年视力普遍下降,家庭教育越来越难,全社会亟须反思保护未成年人的文明议题,回应“互联网发展对青少年成长构成挑战”的难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不是哪家之事,而是全社会要共同面对的公共议题。去年底出台的《关于严格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管理的意见》,对网络游戏画红线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路上,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其被网络俘获,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引导好管理好青少年正确用网,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破题。(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