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翻墙浏览器安卓版
由此发散对区块链游戏在开发、运营、使用三个环节可能涉及的刑事法律风险进行讨论,同时考虑到不同读者对该领域理解不一,遂将有关概念一并附上。
一旦数据写入,无法随意更改(如有人想修改某项数据,利用共识机制同时改掉全存储占比51%以上算力,成本高到几乎无法实现),由此确保历史记录的可靠性。
数据存储在网络中的多个节点上,而非单一中心服务器,同时通过算法(如PoW、PoS)等共识机制确保节点间的一致性。
比特币采用分布式账本,每个节点保存完整区块链副本,使用椭圆曲线加密(ECDSA)生成公私钥对(私钥是资产所有权的唯一凭证),用户无需实名,通过“地址”(一串字母数字代码)进行交易,交易记录一旦确认,便完全公开且记录在区块链账本上,由全球节点共同维护,不可篡改。
1. 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标识符,每个 NFT 通过加密算法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并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记录所有权和交易历史。
与比特币或以太币等同质化代币(Fungible Token)不同,NFT 不可互换。每个 NFT 代表一个独特的数字实体(如游戏道具、艺术品、虚拟土地等),其价值由稀缺性、属性和市场需求决定。
NFT 通常包含链上或链下的元数据,用于描述其属性(如游戏角色的技能等级、外观特征)。链上元数据直接存储在区块链中,链下元数据则通过哈希值关联到外部存储(如 IPFS)。
NFT 的限量发行和可交易性可构建游戏内经济系统,玩家可通过交易市场(如 OpenSea)买卖资产,形成供需驱动的价值体系。
智能合约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自执行程序代码,其运行逻辑由预定义的规则(“if-then”条件语句)决定。当满足触发条件时,合约自动执行操作(如转账、发放奖励),无需人为干预。
例如:玩家完成任务→ 智能合约验证条件→ 自动发放 NFT 奖励,战斗结果通过链上随机数生成器判定。
NFT 的铸造(Mint)、销毁(Burn)和交易可通过智能合约控制。例如,限定某道具仅能通过击败 BOSS 后生成。
玩家社区可通过智能合约投票决定游戏更新方向或收益分配规则,并且收益分配自动到账,无需向何人申请
游戏内货币规则等需编写智能合约、集成区块链节点,技术门槛高,频繁的链上操作可能导致高昂成本(Gas费)。
通过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投票决定游戏更新,部分收益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给玩家或社区国库(如Axie Infinity的SLP代币模型)。
Axie Infinity 是一款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游戏,玩家通过收集、繁殖、战斗和交易名为“Axie”的虚拟生物来获得收益。
玩家通过战斗和完成任务获得SLP和AXS,可在加密货币交易所兑换为法定货币。Play-to-Earn(边玩边赚)
区块链游戏涉及的法律风险较为复杂,不同国家地区对加密货币、虚拟财产的管制法规差异巨大,以下仅限中国法律框架下,对区块链游戏的开发、运营、使用三个角度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非法金融活动:由于我国明确禁止加密货币交易、ICO等行为,若游戏中涉及代币(如游戏币、NFT)与法币兑换、二级市场交易,触发《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法规,违反加密货币交易禁令,属于开展非法金融活动。常见以下情形:
游戏代币或NFT被认定为“证券”,NFT被用作抵押、借贷或分拆权益工具,可能被视为变相发行金融产品(因其具备投资属性、承诺收益)
上述情形违反《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伪造项目等手段发行代币骗取资金。
除非采用合规的区块链技术(如无币联盟链),避免代币与法币直接挂钩,设计代币功能限于游戏内用途(如道具、皮肤),避免宣传投资属性,明确用户协议中禁止投机行为,且限制NFT的金融功能,明确其仅为虚拟商品使用权凭证。否则只能在允许加密货币的国家/地区运营。
数据收集超出服务必需范围(如游戏App索要行踪轨迹),以虚假服务(如“抽奖”“福利”)诱骗用户填写信息,或通过“授权协议”隐瞒真实用途等均可能被认定过度收集;
数据处理上,不当处理和未履行安全管理义务导致用户信息被第三方批量抓取(如API接口未设权限)是平台放任泄露;
将个人信息明码标价出售给第三方(如房产中介、诈骗团伙),或通过暗网、社交平台交易直接贩卖数据;
以“合作”“共享”名义将信息提供给关联公司或合作伙伴,但未重新获得用户授权是变相提供行为,即便企业辩称已“脱敏”,还是存在数据可复原的可能。
游戏运营商(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保护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
其中高敏信息(如行踪轨迹:GPS定位、住宿记录、航班/火车行程,通信内容)是防范的重点,排开部分高敏信息不应当收集获取,区块链实务中采取“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 ZKP)”( 一种密码学技术,允许一方向另一方证明自己知道某个秘密(如密码、数据等),而无需透露秘密本身的内容)来保证数据处理安全。
区块链游戏环节的设计非常容易涉及“赌博”因素,资产自由交易+资产可兑现的模式让玩家实现边玩边赚,在团队办理的一起区块链涉嫌开设赌场罪的案件中,办案机关在认定开发与运行是同一主体的前提下,指明涉嫌开设赌场的关键点在于:
·卡牌可在二级市场转卖,平台设置最低交易价格、收取部分交易手续费。平台就属于“抽头渔利”(营利性)
游戏过程具有随机性或运气(如抽奖、转盘、开盲盒等)游戏的经济系统设计鼓励玩家通过随机性机制获取高价值虚拟资产(如稀有NFT)
游戏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现金回报(游戏内的虚拟资产(如代币或NFT)可以通过官方或第三方平台兑换为法币)
如果游戏平台为玩家提供赌博场所或服务(如赌局、下注、竞猜等),并从中抽成或获利,可能被认定为开设赌场。平台运营者可能被认定为“赌场经营者”
利用代币交易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犯罪等违法所得来源,海外区块链游戏的匿名性和跨境支付特性,可能被用于洗钱或转移非法资金。若玩家账户被用作中转,即使不知情,也可能被牵连。
若通过游戏资产交易获利(如出售NFT赚取加密货币后变现),可能被视为“财产转让所得”或“偶然所得”,可能产生个人所得税或增值税(如我国对虚拟货币交易征税的案例)。需在用户协议中提示税务责任,并考虑是否代扣代缴。
开发与运营二者若是独立,可规避诸多风险。除了一般详尽的用户协议、隐私政策及资产处置条款(明确平台对违规交易的处理权,如冻结账户),建议采用“链下游戏+链上资产”分离模式,核心玩法不依赖区块链,降低监管穿透风险,避免使用公链代币,选择合规联盟链(如国内司法链)或侧链技术。
国内对区块链游戏监管严格,用户出于体验及收益可能选择海外区块链游戏,使用VPN登录被屏蔽的海外游戏网站属于翻墙访问,实务当中认为违反《网络安全法》第27条“不得擅自建立或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但笔者在此不展开讨论,仅做提示。
同时提防数据泄露,海外游戏平台不受我国法律法规管制,玩家个人信息面临泄漏风险,可能导致诈骗等衍生风险。
若NFT和游戏资产无法自由交易,区块链的“所有权确权”优势难以体现,与传统游戏无本质差异,经济系统缺乏吸引力。
国内对NFT、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监管政策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政策突变风险,监管动态不确定(如2022年腾讯“幻核”关停)会导致巨额损失。
出海运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常有境内开发,通过境外主体合规运营的模式,但需要针对允许加密货币和NFT交易的国家/地区(如日本、东南亚)设计独立版本,同时做好开发合规手续,否则依然存在案发可能。
*本微信文章仅用于交流,不代表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任何仅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做出的决定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行为人自行负责,如果您需要法律意见或其他专家意见,应当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免费翻墙浏览器安卓版。转载请在文章显著位置标明作者及出处。
专业领域:计算机网络犯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办理数百起计算机犯罪案件,获得多起无罪结果,2024不起诉8件,终止侦查及撤销案件等7件。
专业领域:计算机网络犯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