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图翻墙方法
近日,搜索引擎公司谷歌因侵犯用户隐私再次遭到处罚,美国地方法院批准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FTC)判罚谷歌2250万美元的决定,FTC要求谷歌彻底停止追踪用户上网习惯的侵权行为,并表示,对谷歌的处罚创下企业被罚款的最高金额,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谷歌遭到的严厉处罚使信息时代用户隐私的保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谷歌并非个例,在许多互联网应用中,用户信息“被尾随跟踪”的现象并不罕见,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加上用户隐私维权意识淡薄,致使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对此,专家建议,规范用户隐私保护需多管齐下,作为网民,要对个人信息加强权限管理和安全保护。
谷歌去年曾在与FTC达成的一项和解中作出承诺,承诺在隐私操作上不会误导用户,并在自家网站上刊登出保证声明。但FTC认为谷歌地图翻墙方法,谷歌秘密的追踪行为与其作出的隐私保护保证之间存在矛盾。
今年年初,有用户发现谷歌利用技术手段,绕开苹果浏览器(Safari)的隐私设置,跟踪用户的网络行为。随后,FTC对谷歌侵权一事展开了调查。
FTC称,谷歌让数百万苹果浏览器用户误以为,只要不修改Safari的隐私设置,谷歌就无法跟踪他们的在线活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即使用户在苹果浏览器的设置中选择阻止网站对自己的追踪,谷歌仍可以追踪用户行为,包括浏览历史、账户密码等。
业内专家表示,为了更好地追踪用户的网页浏览活动,谷歌通过私自绕过苹果浏览器的安全设置,偷偷植入了用户数据包(Cookie)。
用户数据包是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能够记录用户的行为。为了保护隐私,可以设置不允许网站放置用户数据包,但谷歌利用苹果浏览器的漏洞,在代码中加入一串非标准格式的字符,导致浏览器误以为网站不支持隐私保护的标准格式,于是允许谷歌向用户植入用户数据包,从而就可以跟踪用户上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