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翻墙微博
谷歌公司规定的开售时间是美国时间4月15日上午9点(北京时间昨晚10点),售价1500美元,折算成人民币要9200多元,限量销售,仅售一天。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0点01分,记者登录谷歌眼镜官网,看到购买按钮处于激活状态,但页面上没有任何销售量安排、已订购量等数据。
戴上这么一副眼镜,动动嘴巴,就能拍照片、聊视频、找地图、看电影。谷歌眼镜的这些功能,其实大家已经知道了不少。但是,真正有所体验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尽管此次销售只面向美国居民,但谷歌眼镜这个“第一次”依然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为之沸腾,也包含中国粉丝在内。记者发现,因为限购条件,促使网上的代购业务火了起来。
据谷歌公司官方介绍,谷歌眼镜是一款智能型可穿戴设备,外形上与眼镜相似,汇集了拍照、视频通话、上网、文字信息处理、收发送邮件等功能。
昨日,这款眼镜第一次向公众开放销售的同时附带了一些限制条件,比如购买者必须是年满18岁的美国公民,且需要提前注册预订,价格为1500美元,但仅出售一天。到4月16日,就会调回原先的“邀请试用”模式。
安邦咨询研究员刘枭日前就表示,“谷歌眼镜一定为狂热技术宅们追捧,在小圈子接受,但未必为广大消费者接受。”他指出,谷歌眼镜的未来取决于两方面:首先产品本身要有精品应用,这是成功的一半。其次,价格在多短的时间内降下来,为广大普通消费者所接受,这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同时,针对“限量”这个用词,很多人纷纷猜测是不是销售噱头。也有人怀疑,是不是谷歌眼镜还无法达到量产能力。
据美国媒体报道,“谷歌眼镜”在2012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收到约2000份订单,去年有8000人通过谷歌的一次推广活动加入探索者计划。
据了解,本次出售的谷歌眼镜为升级版产品,系统为最新的Android 4.4“奇巧”系统,不仅能提升该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还增加了一些新功能,如根据频率和最近使用情况对语音指令自动过滤,但也关闭了此前的一个视频通话功能。因为谷歌公司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0%的用户使用该设备进行视频通话。
仅售一天的谷歌眼镜,而且明确限定购买者必须是美国居民,这让国内的粉丝们望而兴叹。但记者也看到微博上有消费者已开始晒起消息,说即将到手一副谷歌眼镜。原来,已经有一些网店推出了海外代购业务,并将“4月15日上市,仅售一天”作为了最大卖点。
昨天记者联系上一家杭州电子商品卖家,对方称自己能提供谷歌眼镜二代的海外代购,客户需预交2000元,15天左右到货后,再交11500元。对方表示自己在文三路的高新数码城有实体店,买家可以放心。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了一下,拿“谷歌眼镜4月15日开售”做卖点的海外代购网店有不少。卖家们均表示,自己是托人在美国购买,然后直接邮寄回国内,包装绝对不会有任何拆封痕迹。
同时,也有一些网店打着“现货”的旗号,吸引了不少的流量。比如北京的一家名为“××全球购”的网店,就在宣传页面上写着国内现货包邮,且能提供中文软件说明。
为什么昨天才开售的谷歌眼镜,在国内就已经有现货了呢?该店客服人员小枫告诉记者,谷歌眼镜此前已经给不同行业的开发人员发放邀请码,允许他们以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谷歌眼镜的试用款谷歌翻墙微博,并提交使用反馈,以方便谷歌改进产品。很多国内网络卖家都是从海外网站上花钱购买来这些邀请码,然后提前拿到了货品。
记者留意到,谷歌眼镜现货的网上价格一般在1.25万元至1.3万元人民币之间,比其官方售价1500美元贵了3000多元人民币。
另一家网店“彩虹数码”的客服告诉记者,谷歌眼镜最早的价格要1.9万元人民币,如今已经渐渐便宜了。“国内的现货都是能实现上网的,但必须通过连接手机来实现,鉴于国内的网络监管,有些功能实现起来可能会比较麻烦。”
有数码爱好者表示,谷歌眼镜虽然功能强大,但拿到国内之后却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关键在于接入上网并不是特别流畅。因此,目前玩得最多的功能只有两个:拍照和摄像。但如果拍视频的话,眼镜电量很快就没了。
在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体中,已经有一些记者用起了谷歌眼镜,但用得最多的还是拍照功能。
谷歌眼镜问世后,掀起了全球可穿戴设备技术潮,现在国内也有企业开始在智能眼镜上下功夫了。杭州有一家“蓝斯特科技公司”也在研发智能眼镜,但做的并非电子消费类产品,而是增强现实感的智能眼镜。所谓增强现实,就是把虚拟的信息叠加到现实的环境里。比如你去见客户,如果条件所限,可以不用亲自过去,只要戴上眼镜,通过相关设备,就会感觉到是和对方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流,就像真实地面对面坐着一样。
该企业市场总监冯保龙说,智能眼镜和手机一样,不会是一个单独的硬件产品,而会形成一个丰富应用的生态链。没有微信、微博等有趣的应有,智能手机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消费者也不会蜂拥而至。
智能手机带动了大量的APP开发者,现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将成为一个平台,植入各种应用软件。3月18日,谷歌发布了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安卓穿戴”,让开发者可借由Android平台打造不同智能穿戴设备或应用服务。同时谷歌高层表示,并未将其限定用于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更期望开发者能将开发应用范围扩散到不同移动设备或感应组件,甚至对应车用平台接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