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翻墙google
始于2007年小布什政府时期的“棱镜”(PRISM)计划自曝光以来,引发人们对于保护个人隐私这一话题的热议。尤其当九大行业巨头(如微软、谷歌、苹果chrome翻墙google、雅虎等)被曝牵连其中后,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开始担忧自身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搜集监控,一些人开始转投此前不太出名的“隐私友好”(privacy-friendly)软件。
“棱镜”事件曝出后,DuckDuckGo是最突出的受益者之一。事实上,这家搜索引擎早在2008年就已经成立。此前日搜索量一直处于170多万次左右,上周,其搜索量暴涨30%以上,达到245万次,而“棱镜门”的曝光则是背后主要推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其主页了解到,DuckDuckGo以“从不追踪用户”且“从不过滤信息”为卖点,凸显与其他搜索引擎的不同。而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则一直因追踪用户历史记录和IP地址受到诟病,谷歌采用的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O)会自行调整搜索条目的排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选择。
博客名为Offlify的体验者在日志特别提到:“简单说来,谷歌提供给用户的网页是它认为你想要的,而DuckDuckGo则会给你所有包含你想要的网页。孰优孰劣因人而异。”
另一个区别在于搜索结果的呈现。DuckDuckGo创始人加布里埃尔·温伯格的理念是创造一个“快速而简洁”的搜索引擎,能直接为用户提供答案。
为了对比DuckDuckGo和谷歌的搜索体验,《华盛顿日报》举了一个例子:在谷歌里搜索“一根香蕉的卡路里”后,会得到一页关于香蕉的链接,而在DuckDuckGo上输入同样的关键词,能直接得到答案105。这归功于 DuckDuckGo使用的WolframAlphra计算数据库。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谷歌追踪用户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用户能借此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搜索结果,从而缩短查找网页的时间。而DuckDuckGo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如果用户非常看重隐私,那么DuckDuckGo是个不错的选择;反之,如果用户对隐私毫不在意,那么谷歌的确更有优势。
DuckDuckGo早在“棱镜门”前就已小有名气,此前它的名字也曾出现在外国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早在2012年底,《华盛顿日报》就以专题形式报道了DuckDuckGo创始人加布里埃尔·温伯格的创业史和经营理念。随后,温伯格也出现在CNBC和彭博的报道中。DuckDuckGo曾被《时代》杂志评为2011年50个最佳网站之一;SearchEngineLand也称,它将“威胁谷歌长期的霸主地位”。
异军突起的DuckDuckGo能否做大做强,威胁到谷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历史上曾出现过类似的情景。
2010年9月15日推出的Diaspora社交网站,以开源、去中心化、尊重用户隐私几大特点挑战Facebook在社交网络界的行业巨头地位,一时间声名鹊起,引发关注。
Facebook在保护隐私方面一直饱受批评,而Diaspora则在保护隐私方面给予用户更多选择。不过,Diaspora将信息分散成“种子”储存在用户电脑上,但Facebook却将数据存储在中央服务器中,理论上说,后者加大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这使得曾一度被称作“Facebook杀手”的Diaspora并未取得外界预期的成功。
同年11月,美国科技博客网站创始人兼CEO皮特·卡什莫尔在CNN网站发表评论文章,他指出,Diaspora商业模式与Facebook并无太大区别,且存在用户数量太少的致命弱点,因此很难蚕食掉Facebook的市场份额。卡什莫尔的看法后来被证实是正确的。
反观当前热议的“DuckDuckGo与谷歌之争”,不难发现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新来者的DuckDuckGo也是凭借隐私保护的优势挑战行业霸主谷歌。
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的统计数据显示,DuckDuckGo当前的日均搜索量为245万次,与日均搜索量为4.31亿次的谷歌、1.13亿次的必应和7700万次的雅虎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几个巨头霸占了搜索引擎市场96%的份额。
DuckDuckGo想要成功,势必要与谷歌的商业模式明显区分开来,而且在用户体验上必须有足够大的优势。
用皮特·卡什莫尔当年的话来说,“如果Facebook今后被某家新兴网站击败,那么这家新网站的身份绝对不会是‘性能更好的Facebook’。”
彭博汇编的资料显示,2012年,谷歌在全球互联网广告收入高达437亿美元,几乎是第二名雅虎的10倍。
上周,界面设计公司Nylira的设计师PengZhong就推出了“打破棱镜”(PRISMBreak)网站。这是一个综合型网站,从操作系统到社交网络再到云储存,罗列出众多保护隐私的服务软件以供用户选择。
《财富》杂志有文章指出,随着人们对隐私的关注度提高,通信加密、信息销毁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SilentCircle是一个用来加密通话的应用软件。这家公司称,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局数据收集活动的报道推动软件销量在过去一周内飙升了480%。同样受益于“棱镜门”的还有Wickr软件,它能让用户创建含自毁功能的信息和相片。公司CEO尼科·赛尔称,“棱镜门”发生后,这款应用的下载量在北美增加了156%,全球增加了116%。
Immunity高级安全研究员马克·沃格乐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财经频道(CNNMoney)的一次采访中说道:“如果国家安全局继续进行这种监控,将会催生一个全新的手机加密软件市场。这是应用开发商所能期待的最好的市场营销。”
然而,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师格雷迪·伯克特提醒道,消费者的兴趣未必会长久。他说:“我不认为这会成为大型新产业的契机。没错,你的下载量可能会飙升,短期内能挣到一些钱,但它不会在长期内带来巨大收入。”
加密软件市场是否存在着巨大的商机?用户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切还要看公众对隐私侵犯的敏感度以及此次“棱镜”事件后续如何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