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翻墙DNS
11月8日,我们迎来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在现场”栏目邀请多名摄影记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2002年4月23日,陕西延安的几位市民在公用电话间内拨打长途电话。
2002年4月,我去延安参加一个摄影活动。拍摄完毕后,我走进街头的一个邮电局传输照片。刚一进门,便看到打长途电话的隔离间都被占满。我顺手拿出口袋里的小数码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1986年5月,河南郑州邮电局人工电话交换机工作大厅内的接线员在紧张工作。
而这一张的拍摄时间则更早。1986年5月,在郑州市邮电局的话务大厅内,一排排女接线员坐在电话交换机前,正忙碌着为用户转接电线年代以前,老百姓打电话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那时还没有自动交换设备,都要靠人工转接电话。电话打到邮电局的话务台,接线员再根据你的要求,把指定的插头插向被叫方的插孔里,双方才能通上话。
2012年,我挑选了过去几十年里拍摄的与电信业相关的图片,编了一组《电信业发展成果惠及中国亿万百姓》的稿件,其中便有这两张照片。
这组照片拍摄时间前后跨度近三十年,一幅幅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的画面中记录了从80年代的手摇电线年代的程控电话、寻呼机、大哥大、IC电话亭,再到后来的移动电话、互联网通信技术……见证了从“繁琐”到“便捷”,从“时尚”到“智能”,从通讯工具进步到生活理念升华的一个漫长过程……
虽然照片里的场景早已消逝在时代的潮流里,但现在再翻出来看看,只要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一种久违感、亲切感。它是历史的见证,记录了当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状况,也印证了我们时代的进步,百姓生活品质的提高。
2000年3月28日,在河南省潢川县卜塔集乡,一位花农在用手机联系花卉供销业务手机翻墙DNS。
2001年3月16日,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一位游客在公用电话亭前拨打电话,一只好奇的猕猴在“偷窥”。
2005年10月10日,一台郑州市民使用过的寻呼机“寿终正寝”。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于2005年10月10日24时关闭其省内寻呼网,至此,有着19年历史的126寻呼台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2010年4月22日,在上海街头,三位市民在一面世博会宣传墙前,分别用手机打电话、看信息、拍照片。
2012年7月24日,在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一位游客用平板电脑将刚拍摄的照片传发到网上。
这些照片定格的每一个瞬间,都见证了我“新华人生”的印迹。而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便莫过于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如今,从新华社摄影记者岗位上退下来已经8年了,却常常想起我在工作时的那些回忆。记得那时,除了完成分派的采访任务外,我一有空闲就会骑着那辆被妻子“淘汰”的自行车,怀里揣上一台卡片式小数码,穿行于我所熟悉或不太熟悉的街巷之间。
作为一个在业界摸爬滚打30多年的退休老同志,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一个称职的、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恐怕除了关键时刻(如突发事件、重大活动)要冲得上去、拿得下来外,更应具备的,是能够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新闻,能够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从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最平凡的现象入手,寻找出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新鲜之处和特殊之处。
实际上我从退休后就一直在做一件事:资料照片的归纳、整合和再利用。就是说,如何把“昨天的历史”变成“今天的新闻”。
记者都熟悉一句格言:“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我觉得这是理解的角度不同。当天发的新闻照片,时间过去了,确实成了历史照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人淡忘了,许多人还想再回忆,更多的年轻人则根本不了解这段历史或故事。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许多老照片那么受欢迎的缘故了。
通过现场拍摄新闻照片与资料照片的整合运用,拉长叙述主题,补充现实影像的不足,或者通过资料照片和现在照片的对比,丰富新闻的内容,增添新的视觉元素,使这些看似过时的“老照片”,在新的背景下,表现并传递出难以估量的信息和意义,从而产生那一种能给受众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的报道效果。
人的一生不一定都是完美的,但一定要是完整的。我曾是一名新华社摄影记者,我为自己选择的职业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