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翻墙以后怎么进YouTube
从南向北,秋天的新疆,树叶由绿色转为金黄,一片好风光。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团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走进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库尔托别村。
走在库尔托别村崭新的柏油路上,看着规整的绿化带,让人很难想象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平说的“20年前,村里人吃水靠天,没有一口井”是怎样的情景。
原来,钟平刚上任时,村里账上没钱电脑翻墙以后怎么进YouTube,想尽办法发展集体经济后,一有“收成”,他就力主打一口水井。当清澈甘甜的井水顺着管道流入每户人家后,告别喝河水的村民,就此凝聚成了“一家人”,世代居住的村庄,也迎来了巨大变化。
“吃水不忘挖井人”,正如库尔托别村的那口井,在新疆蓬勃发展之时,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娱共乐、共事共业、共居共学,将一首首“团结歌”唱遍天山南北。
国庆假期前夕,住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阿尼帕阿力马洪,开始操心怎样安排放假回家的孩子们。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阿尼帕和丈夫共同养育了19个孩子,其中有10个和他们非亲非故,来自不同民族。
“我们都是一家人,不分亲不亲生。”阿尼帕阿力马洪亲生的长女卡丽曼阿比包说,“哥哥姐姐妹妹成家分散在新疆各地,每逢节假日都会回到妈妈身边。”
同样,国庆前夕,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的居民沙勒克江依明家小院里早早站满了人,大家身着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各民族服饰,将手中的小国旗紧紧贴近心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一同注视崭新的五星红旗升上湛蓝的天空,迎风飞扬。
“看到五星红旗就踏实、自豪,像看到了自己的妈妈一样。”78岁的沙勒克江依明精气神十足,“我会让儿女们像拿接力棒一样,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这个小院。”据统计,就在这个小院,15年间,他升起过168面国旗,累计升旗973次,共有32万人次参加。
哈尔墩社区是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4个民族共聚组成,共有1510户居民,少数民族总人口占比66.69%。
“在塔城,多民族家庭有很多,我们每家每户门口的牌子上都有一个刻着石榴的牌子,有几个石榴,这家就有几个民族。”哈尔墩社区居民马兰说。在她家里就有6个民族,“谁的节日我们都过,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相处得非常融洽。”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金华新村深处,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研磨、萃取、调配,只见26岁的阿米娜木吐尼亚孜双手轮番交替,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新鲜出炉。“相比于大学学习的服装设计,我更喜欢冲泡咖啡的香味。”她说。
阿米娜木吐尼亚孜所住的金华新村位于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之间,因发展需要,在2012年全村整体搬迁异地重建。新村新房新气象,但村集体土地却有限,“新村也会变老,尽管我们引进了3家企业,但村集体的收入仍不高,得想办法把村里建设得更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李云鹏说。
2022年,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金华新村迎来了发展转机,一家企业借助温宿县125.9万亩林果规模和产业基础,以金华新村3.25万亩为切口落地了新疆第一个乡村振兴实践阵地“方宿沃意拉”林果文化产业主题村。
该项目由阿克苏知润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温宿县水美之乡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将村里原本空余的民房被修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会客阵地,吸引全国各地林果产业全链条企业前来投资兴业。而这里有一半职工是当地居民。
“我们每年会对返乡大学生、本村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一些原本在家的妇女成了咖啡师、茶艺师、插花师等等。”主题村负责人钟曼元说,去年,通过项目的有效运营,金华新村实现了35万元的分红,实现了百姓的多元收益。
从土地中走出的富余劳动力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自己的才能:76岁的国家级蒙古刺绣非遗传承人米代,凭着一针一线,在县城开了蒙古族服装店;40岁的徐生将自家地承包给合作社,学了水电工,入职企业成了一名职工;30多岁的马福成在口岸运卸货物,为自家农产品销售寻找着渠道双手动起来,政策用起来,新疆各族群众的日子也富了起来。
“又一次相逢,相逢在歌声里,从素不相识成为好兄弟,从不相识成为好姐妹”新疆库尔勒市朝阳街道团结小区内,由9种乐器演奏而成的《石榴花开别样红》打动了不少居民,他们携手同行、并肩起舞,将闲暇时光填满甜蜜的回忆。
“我以前是拉二胡的,入团后跟着维吾尔族团员学习了艾捷克。”团结社区“石榴籽艺术团”团员龚国平说,“你听,艾捷克的音调更轻快、热情。”
少许几个音符后,热瓦普、都塔尔、弹布尔、小提琴和音而奏,看似并不搭的乐器,却弹奏出美妙的一曲热情似火的《新疆是个好地方》。
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内,五年级的伊力亚尔伊斯马伊力指尖快速撩拨古筝琴弦,一首《沧海一声笑》迎面袭来。
“我已经学习古筝两个月了,很喜欢弹奏,它的音色很美。”尽管学习时间不长,但伊力亚尔伊斯马伊力的努力让他在一众孩子中脱颖而出。这所学校里,古筝、围棋、书法、朗诵、二胡、安塞腰鼓等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们的课堂。
听着孩子们朗朗读书声,校长库尔班尼亚孜感慨道:“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和中华文化,走出小镇,去拥抱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