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改dns翻墙uc
9月2日,谷歌中国几位研发人员做着最后的忙碌,因为他们“秘密研制”的Chrome——一件最有可能杀伤微软的武器将在第二天亮剑。兴奋,紧张,两种情绪纠结在一起。
“打个赌吧,明天会有多少人下载试用?中国的网民会不会喜欢?”有的工程师自信,有的工程师担忧。每个人都报出了一个心里猜测的数字,但在自信与担忧两种心态的影响下,大家想象力相差很远。无论网民反馈怎么样,此时笑着打个赌是最好的缓解压力的方法。
谷歌中国产品经理许炜开始参与Chrome的研发是在2007年初,此时在美国总部的工程师已经正式研发半年多了。从开始的两个人,到后来的六个人,谷歌中国的这支研发团队在配合总部开发一些项目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解决本地化的问题上。
“Chrome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同时推出,只是在重点市场先推。那个时候,李开复给我们下了死命令,中文版要和英文版同时推出。”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研发总监幺宝刚,跟李开复一样曾是微软的一员,半路转投谷歌。谷歌在中国一直被本土化问题所困扰,在国内面对百度缺乏有力的竞争武器。谷歌中国需要向百度证明自己,也需要向总部证明自己的价值。
但与英文版同时推出中文版浏览器并不容易iphone改dns翻墙uc。“中国市场非常特殊,网站非常多,而且都是基于IE标准的。这几个工程师也特别忧虑,他们的工作量也特别大。”一位谷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中文版并不顺利,大家曾担心不能与英文版同时发布。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竞争的角度,Chrome对于谷歌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产品,所以研发过程中最大的压力就要是“保密”。在谷歌Chrome没有正式发布之前,许炜和幺宝刚所做的工作不能让谷歌以外的人知道,甚至跟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不能随便谈论。为了把产品做好,他们需要多听客户的声音,但为了保密,他们又不能四处打听。谷歌的同事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赖的群体,他们只能请同事们试用,并给他们多提意见。到发布前一天,他们松了一口气,在Chrome在谷歌所有的产品里,保密工作算是做得最出色的。Chrome的重要性以及之前的保密工作,使得Chrome一曝光,就成为整个行业的一个焦点。
在正式上线的前一天,他们已经没有太多工作,只是被兴奋与紧张两种情绪笼罩着:兴奋是因为这个产品决定谷歌的未来,特别是与微软竞争的地位,这个产品有战胜微软IE的突出优点;紧张是因为Chrome对中文网站的兼容性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绝大多数用户对现有的浏览器已经比较满足,挑剔的中国用户能否愿意接受谷歌的新产品。
9月3日,在Chrome上线十几个小时之后,让他们兴奋和紧张的事情都发生了:大量用户下载试用Chrome,对于它的简洁和快速,几乎得到所有试用者众口一致的好评,特别是在速度方面,优势相对于现有的浏览器非常明显。但另一方面,本土化仍不能让用户满意,一些中文网站还是不能兼容,网上银行也不能使用,用户在导入IE网页收藏夹和RSS新闻阅读器时并不顺畅,在处理Flash动画应用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而这些不足,会阻碍一些狂热的追随者成为忠诚的用户。
美国时间9月3日上午11点、中国时间凌晨3点,Chrome测试版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上线,谷歌全球产品管理副总裁Sundar连续接受20场电线个不同的城市,每个采访时间为1小时。这样的发布规模,在谷歌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可见这个产品对于谷歌的重要性。这么重要的一个产品,外界早就猜测谷歌会做,而CEO埃里克·施密特一直说“NO”。
在2001年施密特刚刚加入谷歌的时候,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意识到浏览器的必要性,向施密特提出这个想法,施密特坚决地否定了这个战略,因为他认为时机还非常不成熟,“我不相信公司那时已具备足以经受住一场浏览器战争的实力。我们的战略目标应该在‘雷达探测不到的地方’,这一点非常重要。”
2004年,谷歌挖来浏览器的专家,传闻再次蔓延开来。施密特再次公开否认,因为他知道时机还未到。事实上是谷歌内部已经有工程师开始做前期的尝试。
2006年6月,施密特对外界仍表示谷歌没有必要开发自己的浏览器,“因为绝大多数用户对IE以及火狐(Firefox)、苹果的Safari以及Opera等浏览器比较满意。我们不会为了好玩而开发自己的浏览器”。那个时候,在谷歌内部已经正式组成小组,施密特说“YES”,可以着手研发这个秘密武器。施密特对这个产品提出了三个“必须”:必须开发出与IE和火狐有着很大不同的东西;谷歌的浏览器速度必须更快;同时必须是开放源代码。
那个时候,施密特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抓住浏览器这道“门”,把用户更多地吸引到这道门来,而不是微软IE那道门。但出于商业战略考虑,他对外一直说“NO”。
谷歌做什么产品,都会很快地被外界发现,但Chrome的保密做得确实不错,施密特的不断否认,使外界一直停留在偶尔的猜测而没有深入探讨谷歌的这个新战略。“两个原因我们必须要保密:一是如果提前泄露,担心竞争对手会在商业上暗中阻挠;二是担心会加速竞争对手的产品更新和升级,特别是微软的IE的发布。”谷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以前曾有产品被提前曝光后,使得竞争对手有机可乘。
谷歌与微软的战线越拉越长,从搜索到网络广告、办公软件、手机操作系统。除了搜索以外,谷歌后来推出的基于互联网的免费产品,都难以对微软形成致命打击。Chrome则被谷歌寄予厚望,“对于未来的技术趋势,大家都看得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就是速度的比拼。我们天天研究IE8的弱点,然后照着它的弱点去打。它复杂,我们就把界面做得超级简单;它慢,我们就拼命提高速度;它不开源,我们就一定要开源。”谷歌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与微软的这场战争中,谷歌的优势就是没有历史包袱。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鍒婄敤鏈綉绔欑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