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么直接翻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更高水平的开放,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渐进双轨开放的方式,逐步放开符合比较优势的部门,实现了稳定和发展的双赢。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通过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服装生产和出口国。201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时度势,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10多年来,我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取得巨大成效。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需要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尤其是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指出:“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样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果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能够同世界各国实现共赢,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要充分发挥作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的重要作用,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开放力量,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峰会和民间论坛发声,抵制贸易保护主义。
创新提升服务贸易。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15年开始超过50%,2023年达到54.6%。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服务贸易在我国贸易结构乃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也将加强。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1.5万亿元,增长10.7%;进口2.1万亿元,增长16.4%;服务贸易逆差达到0.6万亿元。因此,必须加快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化服务能力以增加出口。
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要发挥沿海、沿边、沿江和交通干线等优势,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与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融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来自外部的各种风险挑战随时可能出现。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同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通过与各国互利共赢的贸易往来共享我国发展成果,打破“脱钩断链”图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了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改革部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大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深刻把握、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深刻洞察、对人民当家作主实践深刻总结而提出的,蕴含着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一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三是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始终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人。五是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六是坚持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七是坚持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不断健全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践体系。八是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九是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改革实践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动力。人民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主体,人民当家作主实践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动力电脑怎么直接翻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广大人民投身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实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在不断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不断增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生动力。实践表明,人民群众依法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越多、舞台越大,其主人翁意识和精神就越强。在这一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因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而获得多维度、多层次、多环节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因具有越来越强的凝聚社会共识功能而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支撑。
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就必须着力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一是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二是健全协商民主机制,把协商民主这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三是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把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规范好、保障好、运行好;四是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把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文化强国之“强”,首先就体现在我们具有凝魂聚气、振奋人心、团结鼓舞全体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永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团结带领人民披荆斩棘、勇毅前行,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今天,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同样要求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内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对外以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占领文化高地和传播高地,有效提升国际话语权。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在全社会塑造一套能够安顿人心、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指导行动的共同价值信仰和奋斗目标,鼓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一手抓思想建设,一手抓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要通过党内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种渠道,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制度建设的关键是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层面获得刚性支撑。由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就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形成了互相支撑、互相促进、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力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和认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推进强国建设,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是杠杆,能够撬动蕴藏于亿万群众之中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而推动理论创新、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千秋伟业,创新是关键。创新的动力来源,一是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二是自主自觉的基层探索。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协同配合起来,就能够既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又能有效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双轮驱动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民心向背决定国运兴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明确提出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全面推进,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稳定的安全与发展预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走向美好生活的历史进程。新中国的成立,使工人、农民从受压迫者变成了国家的主人,一系列民生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发挥作用,这是中国人民在经历近代百年深重苦难之后,民生状况发生质变的根本标志。改革开放后,我国稳定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民生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基本取向,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制度安排,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比如,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反贫困提供了典范;通过将保障就业纳入宏观政策范畴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使就业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通过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让这一制度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有力保障。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0%以内,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稳步迈进,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汽车、互联网、旅游等消费走向了大众化、普及化。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增添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向往和信心。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现行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民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仍然任重道远;就业领域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质量亟待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互济性、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卫生领域公共资源配置仍需进一步优化。再加上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以及数字化转型、各种新业态涌现等带来新挑战,都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我们要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与改善民生也不会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就需要以更加优化、更加健全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理性建制、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切实增强民生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将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视为一个整体,在走出认识误区、厘清底层逻辑、遵循客观规律、适应中国国情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中国制度的整体优势,做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构建起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系统有效协同,实现医疗、医保、医药之间高效协同,促使各项民生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应当是社会共享程度不断提升的进程。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成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展现出巨大实践伟力。
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党中央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两个重要文件出台,形成生态文明体制的纲领性架构。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不断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使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和效能得到根本保障。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立法明确各类主体生态环境保护权责,到领导体制、专业化监管体制改革,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严密健全。我国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立了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和实施机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机制不断完善、作用持续增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总体谋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部署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决定》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必将引领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决定》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方面,明确要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等。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明确要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等。在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方面,明确要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强化系统集成,全力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任务落实落地。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整体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全面统筹、协同高效,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道路。目前,必须更加着眼于加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第一,进一步优化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推进机制。《决定》提出“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改革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实现改革延续性和突破性的统一。进一步强化改革方案制定的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坚持和完善改革的事中、事后评估机制,适时公开评估结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体制改革试点的试错和容错机制。第二,进一步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性。强化部门间协作和信息共享;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适度整合优化生态文明领域的各类评价考核制度,优化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