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表格要翻墙吗
方老师这篇文章概况起来就一句话,百度利用搜索功能在推自己的产品,比如百度百科,百家号,百度贴吧,爱奇艺,简单来说,百度正在利用他的搜索引起推广自己的产品,中文世界里最大的搜索平台,变成百度全家桶的内部搜索工具。
这个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结论变成了“偌大的中文互联网竟已堕落到如此境地,连一个搜索引擎都没有了。”
我想方老师的意思是,百度不再是用户探索中文网站和新鲜事物的乐趣所在,而是变成一个封闭,自私,腐臭的变质平台。
我和方可成都是安徽安庆,按理说安庆人那么多,为什么我会知道他呢,主要是他当年念的安庆一中理科实验班,这个实验班全省只有四个,里面的人不是北大清华就是藤校,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当年我特别羡慕,因为我学习很差,方老师也不负众望,考上了最高学府,不过很意外的毕业后从事了记者。
好了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方老师的精英视角看东西都是精英的,如果大家稍微有印象,应该记得方老师写过一篇《我们在粪便般的信息环境里生存》,也是说假新闻,只不过枪口对准了美国媒体。
精英有精英的内容获取渠道,民众有民众的内容获取渠道,但精英不应该要求一个面向大众的搜索产品,变成一个精英化和小众化的产品,这既不符合商业利益,也暗含了媒体应该引导民众的指向。
我不认为推百家号的内容有什么问题,百家号的确内容质量不高,并且有假新闻和标题党,但替换成人民日报和新浪新闻问题就解决了吗?
一个看故事会的人,他终其一生,可能就爱看故事会,一个看财新的人,终其一生可能不会看故事会,为什么要强行把两个人的品味搅在一起?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是值得讨论的,那就是百度之前的站长时代就很好吗?并不见得。当时个人站长兴起,会折腾电脑的都自己弄了个网站,有流量做的比较大的,比如TOM,也有很小的个人网站,当时连备案都不需要,简单来说就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那么站长时代是如何生产内容的?我认识一位站长,他告诉我他当年是如何“做号”的:在书店买一批书,比如机械工程,然后雇佣一批人把书上的内容搬运到电脑上,做成各种主题的网站, 然后挂广告联盟,只要有人进来,就坐等收钱。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现在自媒体和当年做网站几乎一模一样。流量为王,简单粗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韭菜从背背佳割到小罐茶照样有人买单。
至于百度导流给全家桶这件事,说句实话,我个人觉得无可厚非谷歌表格要翻墙吗,百度给自己的产品矩阵导流天经地义,不赞同这一点,就好比你问王健林为什么只把钱给王思聪一个人花一样幼稚。但在这个问题上,我认同方可成老师的观点,商业公司的确应该考虑到用户体验,不应该将自己战略目的凌驾于用户体验之上。
百度是被今日头条逼的没有退路了,广告收入是百度的生命线,但头条的崛起,抢的蛋糕其实就是百度的客户,而且头条的销售特别能打,战斗力特别强,所以百度才拼命推信息流,而信息流的内容基础就是百家号。
现在的逻辑等于是百度PC端把流量导给百家号,而百家号增长,信息流就跟着起来,而百度移动端的核心百度app则是信息流的主战场,有点像左手腾右手,这个你们懂吧。
至于用百度搜索信息这件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做法,我一直提倡科学上网,但不是谷歌万能论,应当这么说,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熟悉的获取渠道的信息和途径。如果一件事蠢到只会用谷歌或者百度,那么这个人本身就是能力低下的表现,我一般不会招凡事问百度的人,当然,凡事问谷歌一样。
一般我面试的提问是这样:会不会翻墙用谷歌,会,好的,请说出5个以上除了谷歌脸书推特油管之外,你常去的网站或者app,不知道?好的,找我助理领一下打车钱, 你可以滚了。
我自己就在编辑手册中写过,要善于运用知乎,微博,微信搜索,各大新闻网站,Reddit,甚至是quora,汤不热,豆瓣,得到,油管等渠道。
更精细化一些,你甚至要对一些KOL(国外叫influencer)的偏好熟悉,这样才能快速获取信息。
弗里德曼早些年热爱普及经济学,经常去电视出镜,给报纸写专栏,晚年的时候他无不遗憾的说,他努力普及经济学这么多年,发现民众对于经济学的理解还是原地踏步。
所以,我觉得,还是给自由民一些空间,让他们多看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打着政治正确的口号去逼迫他们看一些看似正确,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这种事情在20世纪已经上演过了,别再犯了,最后,引用一句我最喜欢的罗素名言,参差多态,才是生活(生命)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