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手机通过电脑翻墙
但是出于它的处理器方案太入门、设置界面对于家庭用户并不是很美好、价格过高等等的考虑如何让手机通过电脑翻墙,托尼当时并没有把它拿来跟大家分享。
结果浓眉大眼的新华三,吭哧吭哧地做出了它的升级款—— Magic BE18000 ,又给我们寄了一次。
其实这么评价它除了因为售价实在昂贵之外,还因为在实际测试中,它的确实信号很强,强到 “ 无视实体墙 ” :
把它放在我们的影棚进行测速,在穿越 4 堵墙之后,它的信号依旧有良好的 863Mbps 下载速度。
别着急,要想知道板状天线到底强在哪,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家里平时用的路由器天线比起板状天线,差在哪里。
就天线数量一定的路由器而言,要提高 WiFi 的信号强度,其实只有增大天线输入大功率和增大用户所在位置天线增益两个努力的方向。
这样相当于路由器天线向外发射的信号总能量就只能这么多了,剩下的就是怎么 “ 分配 ” 这些信号能量的问题。
这样有限的功率都被分配到同一个方向上了,这个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自然上去了,就能覆盖更远的距离,拥有更强的穿透能力。
以往我们在户外可能会看到有的杆子上绑了块 “ 白板 ” ,其实就是户外定向 WiFi 的天线。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 BE18000 和 NX15000 上的板状天线,本质上就是定向天线的一种。
这两款路由器上的单块板状天线把信号的能量都集中到了一定的方向上,从俯视图上看就是一个 120 °的扇形区域内。
因为 “ 劲儿 ” 都往一处使用了,在这个 120 °的区域内 WiFi 的信号强度自然就上去了,可以覆盖更远的距离,实现更强的穿墙能力,甚至夸张一点说,无视墙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BE18000 额外再加了两块板状天线,围起来组成环形板状天线 °的强信号覆盖。
在这样脑洞大开的天线设计的加持下,这两款板状天线路由器的信号覆盖能力对比起传统路由器,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同一个房间内的信号自然不用说,但是在穿越几堵墙又跨越一个小广场之后,新华三路由器的信号增益依旧很强。
相当于把两个本来就已经很强的信号,还叠加在了一起,妥妥的 buff 加成,能辐射的距离就变得更远了。
其实新华三的这两款路由器都有板状天线和波束赋形,信号覆盖能力都很强,那为什么我不推荐上代的 NX15000 呢?
因为上一代 NX15000 除了板状天线之外的配置都很糊弄,特别是处理器方案没有很好地解决天线数量的激增带来的问题。
但实际上,上一代用两颗处理器,是因为 IPQ5018 性能实在太烂,本身就是百元级别的普通路由器才会用。
而且两颗 CPU 之间需要用以太网交换芯片 QCA8337-AL3C 桥接,导致互联的带宽不足,只有 1Gbps 。
我们之前使用 NX15000 的时候,出现过连接到路由器上的设备超过 20 台后就会变得有点卡的情况。
托尼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两颗入门级的处理器性能还是不够强,加上 CPU 之间、 CPU 和其中一路 5G 天线之间通信带宽受到了限制,
更加抽象的是, NX15000 的三个千兆 LAN 口和三块平板天线中的一块,都接在了一个以太网交换芯片上。
在使用 LAN 口进行有线拓展时,网线连接的设备需要跟其中的一块板状天线 的 LAN 口本来就有限,带宽还要跟无线通信去抢,稍微膈应了一把想把网线接在这个路由器上有线上网的用户。
好在升级后的处理器 IPQ9574 性能更强,而且拥有三个 PCIe 接口,三路 5G 芯片都可以直接连在处理器上了。
至于板状天线这样强的技术,我们当然是希望新华三能一直用下去,也希望其他路由器的厂商能够一起跟进的。
年初,我们在某展会上刚好遇到了这款路由器的产品经理,他告诉我们短时间内估计会比较难看到这项技术在家用路由器上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