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的免费翻墙工具下载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提交了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的提案。目前,我国知识和学术领域存在着过度商业化、碎片化甚至一些渠道被垄断的现象,大量知识和有价值的内容被闲置、割裂、封闭,形成了“数据孤岛”。他特别建议,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明确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
有关研究成果强制免费开放的建议,自然让人们想到了之前的知网垄断事件。一位老先生起诉知网侵权,一句“天下苦知网久矣”,就引发了中国学者、科研人员的广泛共鸣。此前,中国知网利用其市场支配性地位,把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两大渠道捂得严严实实,大学、期刊不得不交出作者的授权,而且还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都曾被知网的涨价逼到停用的尴尬地步。此外,就是大学生、研究生们经常吐槽的“查重”收费成了严重负担。
去年知网因为垄断违法被国家处罚8760万元,但是,有“破”当有“立”,打击知网垄断之外还得系统化推动知识公开。而学术资源过度商业化、碎片化成为中国科研进步的机制障碍:学术知识本来就是公共资源,应该在交流、共享中体现价值,如今的情况是真正的著作权人几乎从中没有收益,甚至下载自己的论文都要缴纳不低的费用;而公众特别是科研共同体也没有从中获益。
所以,需要从法律制度着手,推动国家层面的知识开放,对学术论文有必要执行有别于一般作品的著作权规定。
首先,目前很多学术研究,特别是有影响力、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是得到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的。这些学术研究用了纳税人的钱,就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从技术层面上,因为若干个商业化论文平台的高额收费墙,形成“恶虎看门”的局面。纳税人花钱资助的学术研究,不能够真正回馈中国社会,反而让平台做了无本万利的生意。
2020年知网年收入近12亿元,毛利率近54%。论文平台的这样的经济规模,其发展的意义微乎其微,而区区12亿元的收入却精准地卡住了中国自己科研的脖子,背后是大量高校图书馆的无力负担,以及无数学子论文查重收费的苦恼。
其次,从著作权人的角度来说,学术论文不是畅销小说、通俗读物,本身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变现。而在学术论文“深沟高垒”的环境下,学者呕心沥血的作品被束之高阁、“养在深闺”,没有发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作用。相信只要国家主动推进学术资源公开,学者很乐意让渡这样的权利,形成互惠局面。
从国际上看,出版界、信息传媒界以及图书情报界大规模地兴起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运动,促使大量学术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打破了价格障碍及使用权限障碍。2003年,德、法、意等国科研机构在柏林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宣言,呼吁各国科研机构在互联网上开放更多的学术资源,提供免费开放的科研环境。中国作为柏林宣言的先期缔约国之一好用的免费翻墙工具下载,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参与其中。
值得一说的是,中国知网的前身,源自1999年“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当年的口号是“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而目前几大论文平台高价销售数据库服务、排他协议的商业模式,早已经走到了当年“共享知识”的反面。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明确:“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形成依法规范、共同参与、各取所需、共享红利的发展模式”。
推动知识公开,打破信息孤岛,明确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必须强制免费开放,以及商业性知识库强制免费服务范围,让公众资助的科研回馈公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