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home不翻墙

ipvvvv9个月前翻墙81

全网最佳IP代理服务商- 9.9元开通-稳定的代理服务
如果您从事外贸、海外视频博主、海外推广、海外广告投放,欢迎选择我们。
让您轻易使用国外主流的聊天软件、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等等

  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一步就是把谷歌的快乐、放权、自由、宽容、平等、追求卓越的文化导入中国。一个企业的文化,就相当于人的灵魂。谷歌中国希望员工每天早上醒来之后,都能用一份快乐的心情面对工作,使工作不再成为“房贷”“车贷”“糊口”等一个个名词背后的沉重负担,而是一份甜蜜的挑战。

  但凡做过管理者的人都明白,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除了真诚的表达、有意识地身先士卒之外,还要在细节上体恤下属。

  我首先希望,在公司里有一种平等自由的气氛。在谷歌中国建立之初,我在开会的时候会经常提醒经理们,不要说“我们”“你们”这样的字眼,比如“我们是管理者,我们是谷歌美国派来的”等等,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在谷歌的食堂,我们也没有贵宾专用的房间或桌子,无论是我还是我的贵客,在餐厅都是和大家一起排队,吃完后自己收拾碗筷。我还提醒大家,吃饭的时候不要经理一桌,新来的大学生一桌。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谷歌中国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开会再也不是“一言堂”,到处都是平等地讨论和争论问题的景象,我也经常收到员工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意见。

  除了平等,我还希望大家能够放轻松,能够在开放的气氛中自由表达。首先,我们引进了总部的TGIF大会,TGIF代表“Thank God its Friday”(今天星期五),这是谷歌每周五举办的例行大会,员工在这个时间里可以相互交流最新的动态,可以向公司的总裁和高管提问,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记得刚开始参加TGIF大会的时候,中国的员工都非常含蓄,同时也有些不知所措。记得公司建立之初,因为每周都有新员工上班,我就建议让新员工们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作一些才艺展示。有一个员工站在话筒前说不出话来,他手足无措地说:“大家好,不过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长,要不然我打一个嗝吧!”然后他就僵在那里,小小地打了一个嗝,面部表情有些木木的。而台下的人早就笑得不行了,还有人在喊:“声音太小了,听不见!听不见!”

  后来,TGIF大会一直在谷歌延续了下去,我们展示公司的新产品,探讨新的政策和战略,介绍新员工,征询大家的建议,它已经成为谷歌员工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

  为了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我也尽量鼓励大家打成一片。我曾经当着新员工的面表演过一次跳舞,那是在一次TGIF大会上,新员工在参观谷歌中国清华科技园的新设施。当我们走到健身房里的跳舞机旁边时,有一名员工开始怂恿我:“开复,跳一个,跳一个!”

  我想了想,当场就挽起袖子走上了跳舞机,随着节拍的节奏,我精准地踩下了每一个箭头。而旁边的员工中,有人惊讶,有人大笑,还有人在鼓掌,气氛轻松极了。我知道,我的姿势一点也不标准,甚至手忙脚乱;而鼓掌的员工则一定是在惊叹,这么不标准的舞姿居然都能踩中每一个箭头。但我心里却在暗自庆幸,“你们可不知道,我唯一会的运动就是‘跳舞机’了,每周都靠这个锻炼呢!没想到今天用上了。”我要让他们知道,老板可不是一个“凶神恶煞”。

  后来,经常有员工对我提出要和我PK“跳舞机”,我几乎没怎么失过手,看来会一样技艺还是很重要的。我这样放松的表现,无疑会让员工放松紧张的神经,进而在公司上下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例如每次开会,我都会非常准时。但有时候员工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迟到并导致会议缩时,我并不想批评他们,而是希望用一种“可爱”的制度来约束他们。我对他们说:“谁迟到了,谁就必须在大家面前跳肚皮舞!大家同不同意?”员工们都哈哈大笑略带起哄地说:“好啊!好啊!”因此,我们设立了这种“迟到当众跳舞”的规则。有一次,郭去疾迟到了,就真的被迫跳了一段肚皮舞。员工们看了之后笑得都快直不起腰来了,而大家也由此看到这个规则并非儿戏,所以,一到开会时间就会提前几分钟下楼,“迟到”这个问题就轻易地解决了。

  在这样优越的硬件条件和轻松的文化氛围下,谷歌全球文化中有点“小飞侠”、有点天真、有点随性的风格逐渐建立了起来。到了后来,身边的员工和我都建立起一种朋友般的关系,我们相互信任并轻松地相处。

  正当我们热情地享受着谷歌的点点滴滴时,谷歌中国第一轮最严重的危机其实已经在路上了。度过这次危机的过程,就如同小说一样高潮迭起,令人心潮澎湃。但当时处在重重压力下的我则备感煎熬!

  2006年1月25日,谷歌推出googlecn,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法律的网站。当时,公司并不是在每一个国家都推出这样的本土网站,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愿意把服务器放入该国,并且遵守该国法律。在总部,谷歌进入任何市场之前都会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在我加入谷歌后,CEO艾瑞克?施密特咨询我的意见,我的回答是:“建立中国本土网站是必须的,你可以咨询所有的华人工程师。”艾瑞克说:“在你加入前,我们就问过了。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前景将令人兴奋。中国人需要谷歌最精确完整的搜索引擎,并且要把全球的信息都整合为中国人所需要的。因此,搬服务器和守法是值得的。”

  但是,googlecn发布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国际媒体一浪高过一浪的“讨伐”之声。原因是谷歌承诺,根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过滤搜索结果,屏蔽非法信息。然而,许多国外媒体不理解过多的互联网管制,批判谷歌违背了自己过去的“客观、公正、完整、不人工干预”原则。

  这些批判和抗议活动让谷歌总部的一些员工开始有了质疑之声。很多工程师都开始怀疑这么急迫地推出googlecn是否明智,我意识到我必须火速飞到总部去作面对面的沟通。我立即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日程表,安排了在总部和工程师的对话,因为我相信,只有面对面才能解除误会。而这次非正式的会议,竟然有近300人参加。这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规模。

  经过长时间的耐心解释,终于让员工增加了对中国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心里非常清楚,这次的风波还是影响了一小部分美国工程师对中国团队的看法。他们觉得公司“世界第一品牌”的称号得来不易,为什么中国团队就这么急迫地作出有伤品牌的决策?虽然谷歌最高领导已经批准进入中国,但是谷歌是一个高度自治但又非常强调平等合作的公司,每个工程师对自己的程序代码有着比较大的决策权,如果谷歌中国希望迅速做出一些合格产品的话,那么失去部分总部工程师的信任和支持将是很严重的事情。

  麻烦不止如此,在美国媒体的批判之下,美国国会决定召开一个听证会,要求微软、思科、雅虎、谷歌针对多种敏感题目表态。如果说原来媒体的声音可以用一系列“官方回应”化解,那么国会的听证却必须坦白回答所有问题。这时,艾瑞克、拉里、谢尔盖和他们的领导班子就需要决定:到底谷歌的政策是什么?能否恪守公司的原则,化解美国国会和媒体的不解,同时还依然符合中国法律?

  在这段时间,美国总部面对强大的压力,很多人开始对于中国有些动摇。当我在山景城和谢尔盖吃饭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别担心,就算我们撤掉googlecn,你招来的精英也一个不能少!而且就算真的到最后我们决定撤出,我们也会保留一个纯粹的研发中心!” 听罢此言,我一方面对他的支持和承诺表示感谢,但另一方面我也真的惊讶他居然在考虑撤掉googlecn。

  2月14日,在山景城那座著名的建筑里面,艾瑞克、拉里、谢尔盖和几位总部的高管针对这个问题,开起了破纪录的8小时会议。谷歌是否推出googlecn?是否要把更多的服务器搬去中国?是否在中国开始运营?如何在中国开始运营?如何透明地到美国国会解释我们的立场?经过8小时空前激烈的讨论后,已经是加州半夜11点多。随后公司的代表坐上“红眼”航班,飞往华盛顿去参加2月15日的听证。

  同时,谢尔盖拨通我在北京办公室的电话,他说:“开复,我们讨论到半夜。这是第一次我与艾瑞克、拉里无法达成共识。但听证会就是今天,所以我们还是必须作出最后的决定,我们依然决定进入中国!”我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谢尔盖接着说:“明天,我们将去国会众议院和很多互联网公司一起做一个听证,我们不得不坦白回答所有问题,这样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得扛一下,不过,我想对你说的是,我们支持你做googlecn的决策。”

  次日,我就给员工吃了这颗“定心丸”,我对他们说:“我们正在向有益的方向努力,但是,无论公司的命运如何,员工都不会被裁剪,因为人才是谷歌最宝贵的资产!”

  刚刚解决了这次重大的挑战,更麻烦的事情居然紧随而至。2006年2月21日,中国某家媒体发出了一篇篇幅巨大的封面文章,题为《谷歌为何翻墙进入中国》,指控谷歌因为没有办合资公司营业证,所以在中国是非法经营。

  这篇文章中指出:“进入googlecn页面,可以看到一个标注:京ICP证050124号。这相当于一个公司在中国经营互联网内容的营业证号。不过,这个证号不是谷歌的,而属于一家名为‘赶集’的网站。中国政府规定,任何外资企业不得在中国境内经营互联网内容服务,合资企业如果要申请这项业务,外资比例必须低于50%。因此,谷歌如果想把它的服务器从美国加州搬到中国北京,就必须在中国与一家中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同时,以合资公司的名义向中国互联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因此,在中国互联网的政策框架下,googlecn显然是不合法的。”

  这篇文章一出可以说引发了轩然大波,整个互联网界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一向以“不作恶”作为自己价值观的谷歌,竟然在做违法的事情?不要说别人,连我们自己都被这种“控诉”惊退了三步。

  回顾一下国际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的历史就能够发现,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都是遵循这种“借牌”的路线年公布了《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规定外企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应该采取合资的模式。但在2002年以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依然遵循以前的惯例,比如雅虎和阿里巴巴的合作、ebay和易趣、亚马逊和卓越网,都是通过“借牌”方式使用国内网络公司的ICP牌照。按照中国市场当时的现状,我们咨询了所有律师事务所,他们都建议谷歌用“借牌的方式建立本土网站”,因为这样比申请合资更快更有效率,而且有足够的业界先例供我们借鉴。

  但googlecn和其他网站也有不同的地方,例如谷歌的业务内容,以及国际媒体和中国媒体的关注度。于是,政府部门开始正式考量googlecn的ICP牌照问题。而我和我的团队也开始密切地与相关政府部门展开沟通和交流。在国内外媒体一片质疑声中,一种惴惴不安的气氛开始在公司里蔓延。当时,有媒体形容,googlecn的员工每天都担心负责政府关系部门的员工会带回“最坏”的消息。

  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充满激情想开创一番事业的人,我非常希望公司在中国的运营能顺利地开展,不希望它死在襁褓当中,不希望“出师未捷身先死”。可以说,那个时候面临的压力非常巨大,国际媒体对googlecn喋喋不休的争论,国内媒体对ICP的质疑,总部工程师们的疑惑,中国员工的担忧,这四重压力放在任何一个人肩上,都会感到不堪重负。

  但是,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我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应有的理性。如果我乱了阵脚,让员工看到我的不安,那么整个公司的士气都将受到打击,甚至在关键时刻还会造成公司的瓦解。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自控!

  我一方面直接负责和政府的沟通,探讨做合资公司的计划,同时争取总部对合资事宜的认可,尽最大的努力消除其中的偏差,解除其中的误会;另一方面,我还要关注员工的情绪,稳定日常工作。在那段日子里,每天早晨我都让自己扛起所有的心事,精神抖擞地走出家门。

  安抚员工的事情并不容易。作为一个领导,我有责任和他们透明地分享事实,坦诚地分析现状,因为告诉他们一切都没问题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符合谷歌文化的。每次走入会议室,我都尽量让自己的脸上带着微笑google home不翻墙,让我的语气平静和充满信心。我向员工汇报每个星期与政府部门交流的进展,重申谢尔盖的保证:就算撤掉中国网站,谷歌中国绝对不会裁员,还会保留所有的办公场所。同时我也从不隐藏问题和可能的负面结果。每次会议结束前,我都向员工保证:“有新的信息,我随时会和大家分享!”

  人们在经历痛苦的时候,往往觉得时间很漫长;而经过了这种痛苦之后,就如同大病初愈一样,感到天色明朗。经过两个多月漫长的沟通和交流,经过苦苦的等待和期盼,ICP牌照风波终于有了合理的解决方法,googlecn的命运终于可以尘埃落定,那就是:谷歌马上启动合资公司的申请,而在申请合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继续运营。

  在申请ICP牌照过程当中,谷歌员工复杂的心路历程自不必说,而我也经历了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过程。在这种时候,往往最考验一个公司管理者的意志力、判断力以及应对危机的能力。我的习惯是在睡前回想一下白天的工作,然后再想一想第二天的计划。当时我还会想到员工对可能失去工作的担忧,以及很多好心人对我的种种提醒。可每每我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就已经累得睡着了。

  繁杂的启动工作和这两个危机事件,让谷歌正在损失宝贵的市场份额。在googlecn和ICP牌照风波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中国用户还在使用googlecom的中文服务,而googlecom的服务器在国外,因此断网问题就时有发生。而ICP的合资一天没有完成,googlecom就一天不能直接跳转到googlecn。断网对于中国网民使用谷歌搜索无疑有着巨大的影响,谷歌的粉丝们对我们的断网问题,中文搜索的质量和界面问题开始表示失望,质疑谷歌中国的不作为。

  而在我们内部也开始了对于产品战略方向的争论,是应该专注于搜索质量的提高,还是满足我们这些天才工程师的愿望,做最酷最红的新产品?这些争论和摇摆都耗损着谷歌中国的精力。

  对于纷繁复杂的这段时期,《环球企业家》曾用封面文章概括了谷歌中国的这段时光,认为这是谷歌中国经历的《最长的一年》。说的没错,这一年谷歌中国过得很不容易,但我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开局不顺的谷歌中国在经历了所有该经历的一切后,应该开始峰回路转的路程了。

  很多人问我在当时的情况下悲观吗?我的回答是“不”。尽管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但我们的团队从始至终都抱有一种乐观的情绪,他们相信我,我也相信这批最热情向上和聪明能干的员工。

  截止到2006年年底,谷歌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120多人的工程师队伍。这是谷歌当时最大的海外研发团队。在这里,每个员工都有发言权,每个员工的创新都得到尊重;而且,我们提供了各种福利和便利,让员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里有扁平放权的管理架构,3~5个人可以做出在其他大公司20个人做的工作。

  在经历了这场沉重的四重压力后,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工作和用户,我们立志要卧薪尝胆,不怕艰苦,重视每一个细节,不断完善我们的中文产品,早日赢回用户的心。

  2006年4月,为了让中国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ooglecn,我们给它起了一个中文名字“谷歌”,在北京饭店的金色大厅里,我和艾瑞克?施密特用一块块的拼图拼出了“谷歌”两个字。艾瑞克没有提前练习过这个拼图,一开始放错了位置。最后,在观众和员工的掌声鼓励下,他终于把拼图摆放到位。这是谷歌这个中文名字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这也是Google除英文名称以外,第一次取其他文字的名字。

全网最佳IP代理服务商- 9.9元开通-稳定的代理服务
如果您从事外贸、海外视频博主、海外推广、海外广告投放,欢迎选择我们。
让您轻易使用国外主流的聊天软件、视频网站以及社交网络等等

相关文章

不翻墙登录Google

  IT之家7月30日消息今天早些时候,谷歌在iOS版YouTube App的更新中加入了暗黑模式,现在不翻墙登录Google,这一模式也来到了安卓版的YouTube App当中。...

免费翻墙 pc

  IT之家7月30日消息今天早些时候,谷歌在iOS版YouTube App的更新中加入了暗黑模式,现在,这一模式也来到了安卓版的YouTube App当中。   近日,...

怎样翻墙进入google play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旭】据《今日印度》杂志7月17日消息,美国...

google翻墙

  Google是一个位于美国的因特网搜索引擎,它拥有因特网上最大的搜寻器。Google是由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共同创建的。现在,他们正分别担任Google公司的产...

免费翻墙工具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周旭】据《今日印度》杂志7月17日消息,美国...

google vps 翻墙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中国日报网7月16日电(王辉) 据外媒报道,7月15日,谷歌宣布...